刘红麟

作品数:4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况周颐晚清四大家悲剧意识词风遗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科技创新导报》《文教资料》《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沈岸登词对姜夔清空词风的接受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6-50,共5页李菲 刘红麟 
2022年度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晚清词学与屈骚文化研究”(22ZDB077);2023年度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清遗民词学对屈骚文化的接受研究”(23A0489)的研究成果之一。
因为人生经历相似,沈岸登仰慕姜夔的为人,向往隐逸生活,有疏淡之风,其词作亦受到了白石词的影响,造就了黑蝶词清空的美学风貌。主要表现在:情感形态偏向于清幽醇雅;多用“柳”“梅”等清疏雅秀意象;偏重运用清冷素雅色调;用典自然天成...
关键词:沈岸登  姜夔 清空 清疏 清冷 
《蕙风词话》中的“骚雅”尺度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年第6期12-16,81,共6页任潇妮 刘红麟 
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2ZDB077)。
“骚雅”是承继诗骚传统而形成的词学范畴,意在以比兴抒哀怨,寄寓讽谏与雅趣。况周颐将“骚雅”作为评词尺度,全面运用到词体论、主体论、表现论之中,力图补救晚清词学纤佻之弊,实现坚守词体与拓宽词格的统一。
关键词:骚雅 《蕙风词话》 况周颐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文化生态的重建
《精品》2020年第22期119-119,122,共2页刘红麟 胡汉雄 曾靖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 年度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文化生态的批判与重建”(XJK014BGD032)的研究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具有文化品性,承担着重要使命。当前,由于过分强调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出现了严重的文化失范状态,有必要从目标文化、课堂教学文化、教师文化、教材文化、教学媒体文化、教学评价文化等方面进行重建。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课程文化生态 批判 重建 
构建人文化生态型的课程与教学新体系——当代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文教资料》2020年第25期205-207,共3页刘红麟 胡汉雄 曾靖 周瑾兰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文化生态的批判与重建”(XJK014BGD032)。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淡出人们视野,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势必要求我们更新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改革方案,如调整课程设置,合理配备教材与资料,改革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新型考评体制等,力求重建人文化生态型课程与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改革 人文化 生态型 
气氛营造与民国上海遗民的园林诗文书写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84-89,共6页朱银花 刘红麟 
民国上海遗民出于对遗民身份的坚守,有意识地通过私家园林以及经营性园林,将传统遗民的生活环境场景化,从而得以在上海这一繁华的现代都市中,营造传统遗民的隐居气氛。寓居园林或是游园、赏园,遗民们通过身体性在场,感知园中自然景物与...
关键词:气氛营造 上海 清遗民 园林诗文 
晚清湖湘宗唐诗人述论
《文山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71-75,共5页朱银花 刘红麟 
湖南理工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YCX2018A29)。
受晚清时局变化以及经世致用学风的影响,晚清宋诗运动盛行,诗坛风气以宗宋为尚。湖湘地区虽一直以来倡导实学,但在唐宋诗之争方面却不为诗学风尚所囿,延续其地域唐诗传统宗唐抑宋。因时代风气的感召,他们前期以宗初盛唐为主,后期则偏向...
关键词:晚清 湖湘 宗唐 诗歌 
民国上海清遗民园林诗中的气氛美学意蕴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81-84,共4页朱银花 刘红麟 
民国时期,在上海租界生活的华人中,有一类身份特殊的群体,即清遗民。出于对清王朝的忠诚以及对民国新政权的否定,避免现实生存环境的冲击,其避世于高度城市化的上海租界,并有意识地通过园林,营造前代遗民的隐居气氛,以强化身份记忆,还...
关键词:上海 清遗民 园林 气氛美学 
论易顺鼎词的悲秋情结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11期15-19,共5页朱银花 刘红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14BZW078)
易顺鼎后天的创伤经验以及羸弱的个性气质,使其自觉地接受了悲秋原型的滋养,生成了浓烈的悲秋情结,在其词中主要表现为秋士之悲和羁孤之思。这种深沉的生命体验,既承续了悲秋传统,又相应地发生了变异。因为易顺鼎对秋的深度契合,悲秋成...
关键词:易顺鼎  悲秋情结 
论龚自珍词对屈骚的接受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1-5,共5页朱银花 刘红麟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14BZW078)
龚自珍词发愤抒情,自成一家。在或隐或显中,不难看出屈骚的痕迹。其比兴寄托的表现手法、梦幻仙境的描写,显现出对屈骚形式上的接受;其"忿怼不容"的狂狷人格、"举世皆醉我独醒"的意识,流露出其词并非机械模仿屈骚外貌,而是将其融化为体...
关键词:屈原 屈骚 龚自珍 定庵词 
略论陈锐词学思想对柳永词的接受
《新余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87-90,共4页钱丽君 刘红麟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晚清士文化与词学蜕变研究>(14BZW078)
柳永是千年词史上人们无法回避的一位词人,自宋以来的词学批评里,柳永受到了颇多訾议,因其创作了俗词,引发了历代文人几乎一边倒的犀利批判。然而在晚清,这一形势有所改观,继江苏词人冯煦对柳永词给予了较高关注后,湘籍词人陈锐取法于前...
关键词:柳永  陈锐 接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