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训成

作品数:10被引量:5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皖西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信息素养信息化环境高校教师高校暴雨洪涝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皖西学院学报》《池州学院学报》《现代教育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高校卓越地理教师培养“四维”模式创新与实践——以皖西学院为例被引量:2
《皖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43-46,共4页李远平 黄润 包训成 王笑梅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省级卓越地理师资教育培养计划项目(No.2014zjjh034)资助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卓越取向,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基于卓越教师的内涵探究,经过不断探索,皖西学院实践着"多方协同、优化课程、全程实践、竞赛引领"的"四维"卓越地理教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教师教育 卓越地理教师 “四维”培养模式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被引量:4
《皖西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38-41,47,共5页马强 包训成 
安徽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SK103762015B23);皖西学院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07)
高校辅导员置于教育和管理学生的前线,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用新媒体技术手段,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将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诲于学生。社会化媒体语境下,辅导员正确的角色定位、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观、探索...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 高校辅导员 思想政治教育 青年大学生 
新媒体时代论德育视角下皖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宣传利用被引量:2
《文教资料》2015年第16期49-50,58,共3页马强 包训成 
安徽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项目编号:SK103762015B23;皖西学院“应用文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研究”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4zdjy107)
新媒体时代对皖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宣传利用提出新诉求。本文旨在探索新媒体时代,从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三个维度,研究皖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效策略和路径,对开拓德育视角下的皖西红色旅游资源研究工作新局面具...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德育 皖西红色旅游资源 开发利用 
皖西大别山区近55年来最高最低气温突变和概率分布研究被引量:3
《皖西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1-15,46,共6页李远平 包训成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274;KJ2012A276;KJ2013A256);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302053071);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H201306);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六安市位于大别山脉北麓,其境内植被覆盖率高,人口稀疏,气温变化受城市化影响很小。利用六安市(皖西)6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平均、逐日最高、最低气温资料,分析气温变化的趋势、突变特征,以及夏季最高气温、冬季最低气温的概率分...
关键词: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突变 概率 皖西大别山区 
安徽省六安市暴雨气候研究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75-77,共3页李远平 包训成 黄润 
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274;KJ2012A276);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H201306);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资助
利用安徽省六安市6个气象站1958-2012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空间内插、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 ,分析了六安市暴雨降水的时空特点和变化。结果表明,六安市暴雨年际变化大,变异系数达0.51,暴雨降水高度集中于汛期,7月是暴雨最频繁的月...
关键词:暴雨降水量 暴雨频次 暴雨强度 六安市 
大别山北坡典型区域暴雨洪涝风险评价研究——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被引量:1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4期582-587,共6页李远平 杨太保 包训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57);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274;KJ2012A276);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H201306);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
从暴雨洪涝的形成机制入手,考虑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因子的综合作用,针对安徽省六安市实际,构建了暴雨洪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 10.0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以30m×30m栅格为评价基...
关键词:暴雨洪涝 风险评价 六安市 
基于SWAT模型的淠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水文响应模拟被引量:5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3年第5期662-665,共4页李远平 苏志强 杨太保 包训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57);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重点项目(KJ2011A274;KJ2012A276);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ZH201306);安徽省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
以淮河南岸最大支流——淠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采用嵌套入ArcGIS软件的SWAT分布式机理性水文模型定量评估土地利用变化对降水-径流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996—2010年淠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水田、旱地向建设用地转化以及林地...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水文响应 SWAT模型 淠河流域 
关于提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思考被引量:2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130-132,共3页包训成 葛明驷 
安徽省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研究"(2008jqwl40)阶段性成果
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快速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明确学校学科建设内涵和师资队伍建设基础上,还必须加强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建设。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教师信息素养 思考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探讨被引量:18
《现代教育技术》2007年第10期37-40,共4页包训成 彭飞 
皖西学院应用研究项目"皖西学院教师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培养研究(项目编号:WXSY0511)";教改项目"多媒体教学实践模式与效果评价研究(项目编号:05JY13)"
信息化环境中,信息素养成为高校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信息素养的特点入手,得出了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参考国内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适合我国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信息素养 高校教师 培养模式 
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被引量:6
《皖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124-126,共3页包训成 陈伟杰 
在信息化环境中,信息素养成为高校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从信息素养的涵义入手,分析了高校教师具备良好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并提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 高校教师 信息素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