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强

作品数:8被引量:1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更多>>
发文主题:满江红鱼腥藻克隆GLNA位点NPT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发文期刊:《电子显微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满江红鱼腥藻glnA启动区的克隆及在烟草中的活性表达
《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第4期369-373,共5页刘祥林 印莉萍 吴燕川 高志环 吴晓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270414)
利用PCR技术获得满江红鱼腥藻glnA启动区,经克隆测序后构成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启动于驱动的GUS基因表达载体。用基因枪转化,将表达载体导入烟草中,在其叶片和茎中检测到GUS活性,而在烟草根中未见表达。实验结果对真核...
关键词:glnA启动区 满江红鱼腥藻 烟草 基因表达 PCR 
满江红鱼腥藻glnA基因上游调控区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54-58,共5页高志环 刘祥林 印莉萍 吴晓强 邱泽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以满江红鱼腥藻(Aac)提取总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得到其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A)上游区.经酶切得到409bp的片段,并将其连接到pBluescriptⅡks+上测序.将测序结果与Anabaena7...
关键词:满江红鱼腥藻 AAC glnA基因 上游调控区 克隆 序列分析 PCR技术 谷氨酰胺合成酶 GS 总DNA 结合位点 
转基因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内颗粒体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1期85-88,共4页汪洪杰 吴晓强 刘祥林 施定基 
用透射电镜观察 NPTⅡ(新霉素磷酸转移酶ⅡNeomycin phosphotransferaseⅡ)在满江红鱼腥藻染色体glnA(谷氨酰氨合成酶基因)位点定点整合后藻细胞内颗粒体的变化.转基因后的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内的代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快速适应和自...
关键词:红鱼 转基因 光合 位点 储藏 满江红 生理生化 鱼腥藻 藻细胞 合成酶 
叶绿体发育和光对小麦叶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Acta Botanica Sinica》1994年第8期597-602,共6页印莉萍 柴晓清 刘祥林 李欣 李司达 吴晓强 张承谦 赵微平 
利用电镜、DEAE-纤维素柱层析技术和小麦叶谷氨酰胺合成酶(GS)酶活性测定,研究了小麦叶片不同发育梯度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和GS同功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叶基至叶尖,随着叶绿体的成熟,净光合率增加,GS活性增加...
关键词:谷氨酰胺 合成酶 叶绿体 小麦  
NPTⅡ在glnA位点的定点整合对转基因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
《电子显微学报》1994年第2期80-83,共4页汪洪杰 吴晓强 刘祥林 施定基 
北京市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用透射电镜结合扫描电镜观察了转基因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对照细胞相比较,转基因满江红鱼腥藻细胞外被有粘性分泌物堆集,不如对照光滑。转化藻丝较对照藻丝短。此外,异细胞分布频率也有较大变化,5#转基...
关键词:满江红鱼腥藻 SEM 转基因藻 细胞形态 超微结构 
NPTⅡ基因在满江红鱼腥藻染色体DNAglnA位点的定点整合及对泌氨和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27-33,共7页吴晓强 施定基 刘祥林 汪洪杰 邱泽生 张承谦 印莉萍 赵微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自然科学基金
本研究构建了含glnA基因片段和TPTⅡ基因的单交换整合型重组质粒pGN1-4,并通过电激法,三亲接合转移和二亲接合转移法号入到满江红鱼腥藻细胞中。用蓝细菌原位杂交法筛选出转化细胞菌落。再经Southern杂交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转化结果。化...
关键词:满江红鱼腥藻 NPTII基因 glnA 定点整合 泌氨 细胞形态结构 
电激仪研制及高效快速电激转化大肠杆菌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93年第6期480-482,共3页吴晓强 李庚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高效快速进行转化实验是基因重组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电转化已成为目前转化真核及原核细胞的一种通用方法川.电转化又称电激,指活细胞受快速变化的高强度电场作用的过程.电激使得E.‘011细胞外膜产生瞬间穿孔,该电激孔可以足够大并维持一...
关键词:电激仪 电转化 大肠杆菌 
微波处理在满江红鱼腥藻原位杂交中的作用被引量:1
《科学通报》1993年第14期1317-1319,共3页刘祥林 吴晓强 印莉萍 汪洪杰 邱泽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为快速简便地筛选转基因光合丝状固氮蓝细菌满江红鱼腥藻(蓝藻),我们使用了原位杂交技术。本文对生长固着在硝酸纤维素膜(NC-膜)上的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aazollae)藻群落裂解方法、原位杂交条件等进行了摸索。其中尝试了液氮冻融、微...
关键词:微波 原位杂交 满江红鱼腥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