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广

作品数:33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先秦儒家郭店儒简民本早期儒家人性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哲学》《东岳论丛》《兰州学刊》《孔子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仁民、礼民与刑民——先秦儒、法两家爱民论比较研究被引量:3
《孔子研究》2023年第3期30-40,156,157,共13页李友广 
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学科研究计划项目“先秦儒家政治角色与政治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5JZ075)的阶段性成果。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春秋晚期和战国时期,政治问题是先秦诸子无可回避的重要论域。有鉴于这一历史时期礼乐崩坏和阶层流动加快的社会现实,以及民众在耕战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诸子越来越重视民众的价值和作用,并使如何对待民众这一问题成为...
关键词:仁民论 礼民论 刑民论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架构及其理论特征被引量:2
《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6期33-43,共11页李友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15XZX006)阶段性成果。
儒家学派在先秦时期的诞生,既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又受至上神崇拜、祖先崇拜、巫史传统以及宇宙四时转换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儒家学派在形成与发展的早期阶段伦理性与形上性兼具。在这种双重性质的支配下,儒家在将天、天道纳入对...
关键词:先秦儒家政治哲学 思维架构 构成要素 
拓展宋代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宋代文化消费研究》读后
《华夏文化》2020年第3期63-64,共2页李友广 
宋代文化取得了非凡成就,在文学、哲学、史学、艺术、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均有所建树,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被陈寅恪先生评价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正因为这种独特性,后人对...
关键词:中国文化史 宋史研究 佳作迭出 商务印书馆 陈寅恪先生 承上启下 新视野 独特性 
论先秦儒家对“家”的执守、突破及依归被引量:3
《东岳论丛》2018年第9期88-96,共9页李友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XZX00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009);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学科研究计划项目(15JZ075)的阶段性成果
"家"(包括家庭、家族、村落及由此所彰显的精神与文化),对于先秦儒家而言,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基本场所,同时还是儒家修养心性、砥砺德性的重要起点。基于由家庭、家族、村落所构成的基本生存共同体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稳定性与安全...
关键词:先秦儒家 共同体 执守 突破 依归 
论战国时期子学思想由重道体向重道用的转向——以《管子》四篇为考察重点被引量:2
《管子学刊》2017年第2期18-23,共6页李友广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XZX00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009)的阶段性成果
从"道"的高度来考察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从重道体向重道用的转向是这一历史阶段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有鉴于战国时期思想文化所呈现出的宏阔博杂之态势,本文主要以《管子》四篇为文本依据与考察重点,围绕《管子》...
关键词:《管子》四篇 道体 道用 以气释道 名与礼法 
文化经典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孟子》与儒家精神”课为例
《华夏文化》2017年第1期21-23,共3页李友广 
2016年度西北大学教材建设与教学成果培育项目(教学成果培育类)(立项号CJ1604)
大学生素质教育,涉及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关注大学生素质教育,当然离不开学校在这一人文关怀下所作出的种种努力。其中,本科生的通识课教育便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通识课教育的开设往往...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 儒家精神 《孟子》 文化经典 人文关怀 通识课 本科生 广博性 
从“道”观念看先秦子学思想的转向被引量:5
《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133-140,共8页李友广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研究"(项目编号:15XZX00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秦儒家政治角色意识研究"(项目编号:13C009);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先秦儒家政治角色与政治行为研究"(项目编号:15JZ075)的阶段性成果
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诸子之学整体上发生了由重视道体、道本身到日渐强调道用的重大转向。道家之"道"出现了从形上超越性向世俗性、功利性的转进;儒家之"道"逐渐由推阐王道转变为渐次强调权、时、术;黄老帛书之"道"则日渐重视"德""法...
关键词: 道体 道用 先秦子学 
自然与益生之间:道家道教生命态度比较的重要向度被引量:4
《现代哲学》2016年第3期134-138,共5页李友广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15XZX00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009);陕西省教育厅2015年重点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5JZ075)的阶段性成果
道家倡自然,道教重益生。在生死立场与生命态度上,道家和道教之间发生重大转向与变化。它既与"道"在先秦诸子文化当中地位的下降有关,也与道教产生的思想资源之驳杂性密切相关;既是政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人们应对和解决人与...
关键词: 自然 益生 生命态度 
在天下通往新秩序道路上的先秦儒家被引量:1
《华夏文化》2015年第2期26-29,共4页李友广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政治社会学视野下的先秦儒家政治角色意识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009
儒家,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学术派别,自孔子开山后就在传统社会绵延不绝,其发展形态既是动态的也是历史的,对我国古代社会的国家治理、交往方式、日常生活、思维意识等方面均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关键词:先秦儒家 儒家思想 学术派别 政治局势 古代社会 发展形态 天人关系 丧家之狗 礼义 天人之分 
理想化与存在性的交织:“禅让制”刍议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9-13,共5页李友广 
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C009)
强调"禅而不传"的"禅让制",在历史上本来就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重大话题。随着20世纪90年代上博简、郭店简陆续面世以来,遂又重新掀起了对这一话题的讨论。在对禅让传说与禅让学说进行疏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考古成果与研究成果的考察,认...
关键词:“禅而不传” 禅让传说 禅让学说 “禅让制” 禅让时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