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恩荣

作品数:32被引量:20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技术哲学人工智能伦理《资本论》换人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学研究》《中国修船》《今日科技》《哲学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智能时代人机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探讨被引量:1
《理论导刊》2024年第5期86-91,共6页孙宗岭 潘恩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5)。
技术进步与人类解放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技术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构建人机命运共同体的紧迫性突显。从技术哲学的宏观视角出发,审视、研究智能时代技术本质对人机关系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对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
关键词:技术进步 人类解放 智能时代 人机命运共同体 人机关系 
面向统一大市场的人工智能伦理标准——一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模型被引量:1
《科学学研究》2023年第11期1938-1947,共10页杨嘉帆 刘彦林 李慧杰 潘恩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ACA2200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ZX027)。
建设数字经济时代的统一大市场,须人工智能伦理标准先行。欧美已先行一步加快建设数字经济“统一大市场”,并在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研制方面先拔头筹,但在基础理论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人工智能伦理标准的基本概念为突破口,充分运用马克思...
关键词:人工智能伦理标准 统一大市场 社会价值原则 知识体系 转移机制 
知识转向:人工智能时代技术哲学的分裂风险与应对思路被引量: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2期81-87,共7页潘恩荣 孙宗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技术哲学社会人工物研究”(19BZX0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基于经济史视角的机器换人“常识”深藏着技术哲学新的分裂风险。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哲学需要继承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纲领的精神,在机器换人“常识”的经济史理解基础上打开“技术黑箱”,引入《资本论》的技术史视角批判和反思机器换...
关键词:经验转向 经济史 机器换人 《资本论》 技术知识论 
人工智能“以人为本”伦理准则反思——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思路被引量:18
《云南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30-39,共10页潘恩荣 孙宗岭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项目号:20&ZD04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哲学社会人工物研究”(项目号:19BZX027)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西方社会提出的人工智能“以人为本”伦理准则事实上已经吸纳历史教训和马克思主义思想,但仍然存在着两个局限——逻辑性悖论和人性漏洞。前者指向人工智能(机器)本身的问题,西方社会力图用伦理准则规...
关键词:人工智能 以人为本 逻辑性悖论 人性漏洞 机器大工业批判 
中西方工程哲学自立自强之路比较研究——以“工程”概念研究为例被引量:4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2年第4期266-275,共10页高强 潘恩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技术哲学社会人工物研究”(19BZX02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工程哲学引论——我造物故我在》的历史贡献是开启了“工程”概念的独立建构过程,并最终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充分的、可靠的工程哲学。“工程”概念的独立运动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在21世纪初“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基础上成为独...
关键词:工程 人工物 全生命周期 存在论 
面向未来工程教育的人工智能伦理谱系被引量: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6期38-43,67,共7页潘恩荣 曹先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20&ZD04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面向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工程教育,建立一种人工智能伦理谱系是必要的,以此阐明人工智能伦理与工程伦理、传统伦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为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教育提供支持。人工智能伦理谱系围绕着"人与机"关系展开,机器"质变"是划分人工智能...
关键词:工程教育 人工智能伦理 “人与机”关系 谱系 
关于人工智能技术、伦理和标准的思考被引量:2
《标准科学》2021年第S01期28-36,共9页杨嘉帆 陈页 潘恩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技术哲学社会人工物研究”(项目编号:19BZX027)资助
人工智能技术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然而,当今社会的法律适用性、公众的伦理可接受度以及对技术的理解使用能力跟不上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伦理问题频发,打击了社会公众的信心,长远来看将阻碍技术、产业的发展乃至综...
关键词:人工智能 伦理 技术哲学 经验转向 标准 
面向技术本身的人工智能伦理框架——以自动驾驶系统为例被引量:15
《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3期33-39,共7页潘恩荣 杨嘉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项目编号:15ZDB015)。
人工智能产业界在解决伦理问题时发现,技术专家无能为力。当转而寻求伦理专家给出方案,如自动驾驶在电车难题情景中撞向谁的伦理决策方案时,伦理专家发现自身难以承受如此责任。从现代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视角来看,这是技术和伦理相互独立...
关键词:自动驾驶 面向技术本身 经验转向 伦理决策 智能增强 
智慧集成与反身性资本重组——人工智能时代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分析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2期42-47,共6页潘恩荣 孙志艳 郭喨 
国家社科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技术哲学社会人工物研究”(19BZX027).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动力主要来自技术集成与资本重组,其有效性建立在对"度"的把握。传统工业革命追求"速度",在技术集成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功能叠加和过程加速,在资本重组方面表现为资本增殖的效率提升。新工业革命...
关键词:技术集成 资本重组 反身性 社会可接受度 
“最多跑一次”的新工业革命价值被引量:6
《自然辩证法研究》2019年第6期21-27,共7页潘恩荣 陈婧洁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工程实践的伦理形态学研究”(15ZDB015);2019年浙江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马克思主义学院科研创新发展专项
在历次工业革命过程中,政府提供的政策背景和政治环境等隐性作为,相对于直接投资等显性作为,发挥了更基础的作用。从发展动能、支柱产业、研发模式和总体特征来看,中国目前已经初步具备发生新工业革命的条件,但仍存在公众参与缺失和企...
关键词:工业革命 “最多跑一次”改革 隐性作为 建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