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云

作品数:19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理学扬州学派清代学术汉学朴学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社会科学》《扬州文化研究论丛》《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邮王氏爱日堂世系图序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2年第2期193-194,共2页田汉云 
两百余年来,高邮王氏以学问文章负盛誉。清人论怀祖及伯申二先生之学,或云“凡古儒所误解者,无不旁征曲喻,而得其本义之所在”;或云“求之近人说经,无过高邮王氏。《经义述闻》,实足令郑、朱俯首,自汉唐以来,未有其比也”。
关键词:《经义述闻》 高邮王氏 世系图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笔谈会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6-46,共41页赵昌智 周笃文 夏春涛 漆永祥 戚学民 程章灿 徐兴无 王华宝 田汉云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编纂情况《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编纂工作数历寒暑,于2021年7月正式出版,原拟举办一个像样的首发座谈会,但由于疫情影响,故调整为笔谈会。在此我将整个编纂工作作一汇报。2016年,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发起...
关键词:文化典籍 编纂工作 中国文化传统 名人传 地方文化史 江苏文脉 正式启动 生命活力 
蒋逸雪先生著作集序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182-190,共9页田汉云 
蒋逸雪先生原名连城,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颜单镇乔家舍人。生于1902年2月12日。6岁受书。15岁时,《左传》《史记》《汉书》等皆成诵。23岁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建于淮阴)。继而至南京国学专修馆深造,又考取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通...
关键词:江苏省盐城市 蒋逸雪 《史记》 《左传》 《汉书》 舍人 集序 师范学校 
论阮元对孔孟伦理观的阐发
《孔子研究》2017年第2期137-149,共13页田汉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4JZD03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新探"(项目编号:13ZD00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的阶段性成果
阮元是乾嘉汉学家中注重义理阐发的学人之一。他依据经传本文及汉儒遗说,提出孔孟之"道"是以"尔亲我爱"为核心义涵的"仁",践行孝悌之道是实现仁道的第一要务,以礼为准绳、以中和为尺度节制与人性伴生的情欲则是以仁孝治世的关键。他对...
关键词:乾嘉汉学 阮元  孝悌 节性 
清代学术主潮与大运河文化带被引量:1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797-799,共3页田汉云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文献整理与研究"(14JZD03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扬州学派新探"(13ZD007);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清代学术主潮兴起及其嬗变,始终与运河文化带存在极为紧密的联系。京杭大运河最为独特的文化功能,是将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与传统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山东及经济最为繁荣、文化底蕴最深厚的江南沿岸各都市连成一线。大运河优越的传输功...
关键词:清代学术 运河文化带 五大学派 
论龚自珍对《国朝汉学师承记》的批评——读《与江子屏笺》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12年第1期34-44,共11页田汉云 田丰 
《国朝汉学师承记》是扬州学派名家江藩考论清代朴学史的力作。如果说,阮元主编《皇清经解》是集清初至嘉庆朴学家经解之大成,《国朝汉学师承记》则是同一时段朴学发展史的总结,两者可以相辅为用。该书初稿的写作时间,漆永祥考定为嘉庆...
关键词:潜研堂 总结 经解 汉学 朴学 嘉庆 
程颐《孟子》学探析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33-240,共8页葛莱 田汉云 
程颐深刻、系统地阐发孟子的道德性命之学,揭示孟子对于儒学的独特贡献,为《孟子》升格为经提供了学理依据,使之成为理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他学习先秦儒家宗师的经验,摈弃沉溺章句训诂的旧习,以独抒心得的"讲习"方式贯彻"明道"优先的原则...
关键词:程颐 《孟子》学 理学 
从吴学支裔到扬学先驱——论李惇的学术历程及学派归属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59-67,共9页夏雷 田汉云 
李惇是清乾隆年间知名的经学家,近世学者或认为他属于吴派,或认为他属于扬州学派。就学术思想和治经旨趣的演变而论,他早年主要私淑顾炎武,有志于"考古之学";中年追随惠栋为代表的吴派,钩稽汉学精义,追驳宋儒谬说;晚年致力于依托《左传...
关键词:李惇 清代经学 吴派 扬州学派 
精义为本 默识心通——论程颐《论语解》的理学特色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24-131,共8页蒋鸿青 田汉云 
程颐确认《论语》是儒家载道的要籍,其理学思想的建构也以《论语》作为基本资源。他的《论语解》采用涵畜经文、直寻义理的解经方式,是对传统传注之学的改造和超越。其以"理"解"仁"的德性之学,以"序"求"和"的礼学思想,以及由治心而治世...
关键词:程颐 《论语解》 经学    
论颜师古《论语》注在唐初的学术转型意义
《孔子研究》2010年第5期63-71,共9页蒋鸿青 田汉云 
唐代以前,《论语》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两汉以章句训诂为主,学者立论恪守儒家轨辙,注重切近时政。魏晋南北朝时期渐变为思辨之学,释义多杂玄言,疏离政治。颜师古《汉书注》诠释《论语》,跳出六朝以玄言说经的窠臼,直承汉儒章句训诂之...
关键词:颜师古《汉书注》 《论语》学 汉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