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宝

作品数:42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史记》修订本校勘段玉裁史记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训诂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古籍研究》《江海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史记》古写本异文校勘研究的几点思考——兼及《史记》修订本对古写本异文的采用
《中国训诂学报》2024年第1期37-49,共13页王华宝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太史公书》异文整理与研究”(18BZS013)阶段性成果。
随着《史记》修订本的问世与出土文献研究的深入,《史记》校勘研究成果不断,而《史记》古写本异文的研究,虽有少量论文,但总体上对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似突破不多,更不够系统深入,《史记》修订本对古写本的采择还有...
关键词:《史记》 古写本 修订本 异文 校勘 
张骞功业的历史书写与形象接受研究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5-10,共6页王华宝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8BZS013)。
汉代张骞的人物形象既有早期正史文本的历史书写,如《史记》“持汉节不失”的“博望侯”,《汉书》“博望杖节,收功大夏”,主体为使臣形象;也有历代文学作品对其形象的塑造,其中不乏归功思维的附会之说;还有历史书写与文学传说、宗教传...
关键词:张骞 历史贡献 历史书写 形象 
我的30年训诂学研究之路
《中国语言战略》2023年第2期44-67,共24页王华宝 
我从1983年读大学,1987年毕业后从事编辑工作,2012年进入东南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因读书、工作和研究兴趣的关系,接触到不少老一辈语言学家,是众多学术文化事件的见证人,了解一些重要典籍的前世今生,故此首次写下语言学主要是训诂学方面...
关键词:训诂学 前世今生 东南大学 教学科研 语言学 重要典籍 
段玉裁、王念孙“问学交”的标本价值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181-188,共8页王华宝 
江苏省社科基金文脉专项一般项目“段玉裁传”(编号:17WMB018)。
清代段玉裁、王念孙都是人们称颂的学术大师,王念孙用“问学交”来概称他们的人生情谊。论文从后人将清代的语言文字之学径称为“段王之学”、段王所呈现出的清代学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段王的“问学交”的认知价值及其对当代“君子”文...
关键词:段玉裁 王念孙 问学交 价值 
《史记》异文的体系研究被引量:1
《中国训诂学报》2022年第1期111-122,共12页王华宝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太史公书》异文整理与研究”(18BZS013)阶段性成果
《史记》异文非常复杂,而目前学界的异文理论不够清晰,异文边界难定。本文从《史记》取材、版本承传、据《史记》改编、摘录节引《史记》、历代学者研读校改《史记》等几个方面,分析《史记》异文体系状况,讨论几大异文系列与史源异文、...
关键词:《史记》 异文 体系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笔谈会
《扬州文化研究论丛》2022年第1期6-46,共41页赵昌智 周笃文 夏春涛 漆永祥 戚学民 程章灿 徐兴无 王华宝 田汉云 
《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编纂情况《江苏地方文化史·扬州卷》编纂工作数历寒暑,于2021年7月正式出版,原拟举办一个像样的首发座谈会,但由于疫情影响,故调整为笔谈会。在此我将整个编纂工作作一汇报。2016年,由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发起...
关键词:文化典籍 编纂工作 中国文化传统 名人传 地方文化史 江苏文脉 正式启动 生命活力 
聊备《右台》一故事 敢附《左传》三不朽——俞樾《右台仙馆笔记》研究三题被引量:2
《中国典籍与文化》2021年第4期142-149,共8页王华宝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规划重点项目“《俞樾全集》整理点校”(项目批准编号:1352)成果。
俞樾有《右台仙馆笔记》《春在堂随笔》《湖楼笔谈》等大量笔记作品行世,就《右台仙馆笔记》的文本内容来说,所记以男女婚俗及神鬼精怪事为多,而言事与人、记史、考据三者兼具,丰富而庞杂,或可称之为混合型笔记;就该书叙事者或人物籍贯...
关键词: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 混合型笔记 晚清江南 成一家言 
蹊径独辟,守正出新——《口述史视阈下的古籍版本鉴定研究》弁言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年第1期117-118,共2页王华宝 
前人有“读书宜求善本”之说,而何为“善本”,众说纷纭。清末张之洞指导学生读书,有“足、精、旧”三定义,简明宜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修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学术界形成“三性九条”之说。三性指“三性原则”,即历史文物性、学术...
关键词:古籍版本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历史文物 口述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鉴定者 守正出新 善本 
《史记·十二本纪》点校本与修订本之校改差异考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39-45,共7页王华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史公书》异文整理与研究(18BZS013)
最近出版的《史记》中华书局修订本,列出校勘记3946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250余条;点校本原明改近800处、暗改过百处。修订本“十二本纪”部分617条,涉及改动文字的有165条,与点校本原有117余处出校改符号的改动相比,在数字上有一些变化...
关键词:《史记·十二本纪》 点校本 修订本 校改 
先秦诸子“义利观”与当代经济伦理建构
《中国文化与管理》2019年第1期74-84,154,共12页王华宝 
义利观是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及力量对比在道德领域的一种反映,涉及道义原则与功利原则两种价值取向以及伦理思维。正确理解义与利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义利观,对建构当代经济伦理具有重要的引领价值。而先秦诸子对义与利的剖析,或“重义...
关键词:先秦诸子 义利观 当代经济伦理 引领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