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西民

作品数:13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游历小说文化现象空间艺术必修选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名作欣赏(上旬)》《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外国文学选文问题探究被引量:4
《新课程研究(上旬)》2017年第1期104-106,共3页亢西民 高鲜花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几经变革,越来越完善,体系越来越明晰。淡化意识形态与政治性,不固定选文的思想内容;精选经典作家经典作品;突出优选性、时代性;注重人文性等。而现行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选文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关键词:人教版高中语文 外国文学 选文 
“赵本山文化现象”与我国当代通俗文化建设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2期5-8,共4页孙海霞 亢西民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赵本山‘文化现象’批判”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118009
本文从赵本山文化现象入手,探讨“雅俗之争”背景下通俗文化的社会价值;并把赵本山文化现象作为我国当代俗文化的一个典型样本,通过对赵本山小品成功得失的分析,对我国当代通俗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赵本山文化现象 俗、雅文化 俗文化的建设 
“赵本山文化现象”的后现代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2期9-13,共5页李文连 亢西民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赵本山‘文化现象’批判"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118009
本文主要从两方面对"赵本山文化现象"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赵本山文艺作品具备叙事、内容、语言解构性的后现代特质;另一方面是作品后现代特质所表现的在价值追求上趋向世俗、追逐狂欢、谋求多元、淡化精神的特点,迎合了受众背离高雅、拒...
关键词:赵本山文化现象 赵本山热 后现代 
“赵本山二人转”透视与思考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2期14-16,共3页李娜 亢西民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赵本山‘文化现象’批判"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118009
本文从"赵本山二人转"的演变过程、亮点与槽点入手展开论述,探讨如何实现赵本山二人转的革新。认为应于"通中求变",在借鉴二人转优秀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新,要提高演员的文化修养和审美趣味,加强对"赵本山二人转"演出的规范管理和市场的...
关键词:赵本山二人转 前世今生 亮点与槽点 革新 
“赵本山小品”解析与启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12期17-19,共3页高林 亢西民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赵本山‘文化现象’批判"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0118009
赵本山小品,曾长达十五年蝉联"央视""春晚"小品冠军;而如今,时过境迁,它已渐渐淡出公众视野。本文试图通过对赵本山小品的兴衰发展历史的梳理,探究其兴衰原因,为我国小品节目如何健康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赵本山小品 兴盛衰落 
西方游历小说人物的“角色”地位与功能简论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38-42,共5页亢西民 
在西方小说史上,人物在游历小说发展的不同阶段所扮演的"角色"地位并不相同,先后经历了一个由边缘到中心,由从属到主导,再逐渐消解淡化的过程;人物具有的功能和作用与此相关,主要体现在结构功能、叙事和观察展示功能、承载表现意识形态...
关键词:游历小说 结构功能 叙事功能 意识形态功能 
西方游历小说人物类型简论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年第4期117-119,124,共4页亢西民 
纵观不同时期的游历小说创作,都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类型的文学形象。依据这些人物的性格和经历,我们可把其大致分为:"英雄型"人物、"流浪型"人物、"追寻型"人物等几种类型。这些人物不仅在游历小说创作中承载着重要的叙事功能,同时也具有...
关键词:游历小说 “英雄型”人物 “流浪型”人物 “追寻型”人物 “成长型”人物 
导师推荐语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5年第9期23-25,共3页王存弟 亢西民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兴起文学批评新理论新方法热,至今30年间,文坛出现种种新的理论与方法,如新批评、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接受理论、叙事学、空间理论以及种种后...
关键词:推荐语 解构主义 神话原型批评 接受理论 空间理论 女性主义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后殖民主义 文学批评 操作过程 
欧洲游历小说空间论被引量:4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78-81,共4页亢西民 
对于欧洲游历小说而言,空间具有特别的意义和功能。欧洲游历小说具有明晰而强烈的空间感及空间意识,并在空间建构方面呈现出移动性、公众性、宏阔性、怪异性与"异域性"特色。游历小说主要采用"陌生化"、对比、"缺憾补偿"原则进行空间建构。
关键词:游历小说 小说空间 空间艺术 
欧洲小说源流刍论被引量:1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60-64,共5页亢西民 
欧洲小说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古希腊至文艺复兴初期为"前小说时代",是欧洲小说的孕育生成时期,此时的神话、史诗、戏剧、骑士传奇以及原始小说等叙事文体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对后世欧洲小说的孕育生成产生重要影响;文学复兴初期至1...
关键词:欧洲小说 叙事艺术 “主观小说” “客观小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