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华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新历史小说先锋小说表象叙事深意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小说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文艺理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寻找“回响”的真相
《南方文坛》2024年第5期159-163,共5页俞敏华 
东西,这位1966年出生的作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文坛已被纳入“新生代小说家”阵营。他的小说如同他的笔名一样,以种种充满感性的文字,执着于表达当代人在当今这个时代中的身心安放。有时,读出“东西”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免会冒出个想法:...
关键词:现实生存 20世纪90年代 新生代 当代人 字里行间 
“凋敝”何为?——从贾平凹的《极花》看当下乡土叙事的难度和限度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7年第6期71-75,共5页俞敏华 
贾平凹的《极花》引发了文坛关于乡土叙事的热议,其中不乏对此作的批判之声,本论文以小说给主人公胡蝶设置的命运归宿为出发点,探索贾平凹在处理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冲撞时的价值建构,追溯这一代作家1980年代以来的城市梦想和现代性认同...
关键词:《极花》 乡土叙事 城市梦想 神秘叙事 
“滔滔不绝”的俗世喧嚣——莫言小说论兼及“乡土”叙事姿态的文学史考察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6-43,共8页俞敏华 
莫言在处理小说和世界的关系时,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感觉化和高密东北乡是他的写作出发点;复调、多维、以人物立场为中心而拒绝鲜明的价值评判是他偏爱的发声方式。面对藏污纳垢的世界,莫言选择了用掺杂着幽默、狂笑、悲悯等种种情感...
关键词:莫言小说 感觉化 俗世 滔滔不绝 
行走于“现实主义”的期待与慎行之轨上——论“新写实小说”的出场被引量:5
《文艺争鸣》2016年第5期114-121,共8页俞敏华 
国家社科项目"80年代文学批评与小说主潮更迭间的互动与抵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新写实小说"作为20世纪80年代末期涌现的一股文学潮流,已经被诸多文学史认同,并在概念内涵、代表作家作品等方面,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话语规约。它在文学史上的出场,与其他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文学潮流一样,...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文学潮流 文学批评界 “寻根文学” 《钟山》 先锋文学 小说流派 《烦恼人生》 先锋小说 赵本夫 
“本土化”之城与“想象”之城——当前城市文学的城市品格及写作期待被引量:3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4期154-158,共5页俞敏华 
新世纪以来,关于城市经验及城市书写的话题越来越丰富而又高频率地进入我们的视野,这应该与新时期以来中国进行的城市化进程有关,也与新一代拥有强烈的城市生存体验的作家正渐趋成为文坛创作的主力有关。换言之,如果说二十世纪的中国文...
关键词:城市文学 城市地域 乡土叙事 中国文学史 生存体验 城市经验 上海弄堂 梅雨之夕 “本土化” 二十一世纪 
一个柔软的灵魂的现世告别
《小说评论》2013年第6期93-97,共5页俞敏华 
《第七天》是余华继《兄弟》之后,时隔七年,于近期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故事讲述了“我”——一个名叫杨飞的刚死了的人,在七天中的经历与见闻。小说的章节标题和故事情节都显得简单又反复,延续了余华《活着》之后的那种写实的、质...
关键词:告别 灵魂 长篇小说 《兄弟》 故事讲述 故事情节 《活着》 空间建构 
革新的意义与缺失——论“先锋小说”的艺术形式变革被引量:1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11-118,共8页俞敏华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20世纪末中国小说艺术形式研究"(Y201017022)
"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建立了小说艺术形式的本体意识,并使中国文学对"真实"的理解走向了一个高度。他们对叙述的执著,对语言表述方式的改变,给中国小说带来了很大影响,但其形式变革也包含着追求技术创新的躁进、作家价值建构的游移,以...
关键词:先锋小说 形式 革新 缺失 
论“先锋小说”的出场
《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77-83,共7页俞敏华 
程光炜在《如何理解“先锋小说”》一文中指出“我们所知道的‘先锋小说’,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八十年代作家、批评家和编辑家根据当时历史语境需要而推出,经‘文学史’共识所定型的那种‘先锋小说’。并认为“是以对‘探索小说’、...
关键词:先锋小说 出场 现代派小说 八十年代 历史语境 新潮小说 程光炜 编辑家 
艺术“形式”及“形式研究”内涵新探——兼及新时期以来的研究综述
《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第3期17-22,共6页俞敏华 
艺术的存在无法回避形式的问题。形式不仅仅是简单的与内容相对的形式,也不是简单的技巧或表象,而是表象中蕴含着深意的形式。本论文对新时期以来,关于艺术"形式"及"形式研究"的内涵进行了综述,在前人的基础上,突破简单的形式、内容二分...
关键词:形式 形式研究 表象 深意 
“新生代”小说创作新论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118-122,共5页俞敏华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生培养基金项目(20080059)
"新生代"小说自90年代突现于文坛以来,一直倍受关注,在以往诸多评论中,更多地强调了小说欲望化、私人化、平面化等审美特征,而实际上,"新生代"小说所体现的审美特征远比这些评述要丰富得多,作家们的艺术价值立场和精神追求也远不像许多...
关键词:新生代 严肃性 艺术感 个体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