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化

作品数:42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董福升杨经建程艳芳谢纳方长安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新一代》《沧州师范学院学报》《晋阳学刊》《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静观与造梦:通往诗意的两条路径
《广西文学》2020年第9期88-88,共1页卢桢 
南巫擅于用"感觉化"的细节营造充满"幻意"之美的诗歌情境,她的写作多是基于都市的日常经验,欲望、梦幻、时间等要素混融在她的语句中,形成都市诗人的精神逻辑。在历史经验与未来境遇无从考察的当下,她不厌其烦地记录着一个个事件或场景...
关键词:个人体验 感觉化 日常经验 自我主体 消费时代 咖啡馆 纷繁芜杂 
荒诞现实与孤独内心的感觉化书写——东紫小说的独特话语体系简论
《山东文学》2019年第2期150-156,共7页王成一 
东紫,本名戚慧贞,山东莒县人,1970年生,现供职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九届、第二十八届学员。山东省签约作家。
关键词:话语体系 山东中医药大学 感觉化 小说 书写 内心 孤独 荒诞 
空濛如在:气和光色的混合动荡——胡弦诗歌的审美感觉论被引量:1
《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5期97-102,共6页苗霞 
这首诗,我视之为胡弦诗学理念的诗性呈现,它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从发生学上看,感觉,是胡弦诗歌的原动力.借助于极好的心灵感觉,诗人深情地抚摸着这个世界,心灵感觉又转化为语言的感觉化,语言的感觉化,或感觉化的语言仿佛使语言本身成...
关键词:感觉论 诗歌 审美  混合 光色 艺术世界 感觉化 
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的感觉化语言分析被引量: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24-25,共2页王佳玮 
感觉化语言在小说中的应用,能够促使小说更加生动,基于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描写,能够促使小说内的细节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将小说可感的艺术形象凸显出来。本文从莫言小说《透明的红萝卜》中写实性感觉化入手,阐述了莫言小...
关键词:莫言小说 《透明的红萝卜》 感觉化 语言分析 
广播语音应用的修辞学研究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18年第6期138-144,共7页唐余俊 
受信息传播与接受之媒体特征及多重语境制约,广播语音应用注重听觉信息的视觉化、触觉化、味觉化乃至嗅觉化,注重语音属性、语调要素等合理化应用,以求广播信息传播与接受功效之最大化。
关键词:广播语音 多感觉化 语音属性 语调要素 有效应用 
“滔滔不绝”的俗世喧嚣——莫言小说论兼及“乡土”叙事姿态的文学史考察被引量:1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36-43,共8页俞敏华 
莫言在处理小说和世界的关系时,找到了一条独特的路径:感觉化和高密东北乡是他的写作出发点;复调、多维、以人物立场为中心而拒绝鲜明的价值评判是他偏爱的发声方式。面对藏污纳垢的世界,莫言选择了用掺杂着幽默、狂笑、悲悯等种种情感...
关键词:莫言小说 感觉化 俗世 滔滔不绝 
捕捉每一个美丽的瞬间
《中华活页文选(高二、高三年级版)》2017年第8期21-23,共3页祝勇 
灵感这东西是捉弄人的,总是在我毫无准备、猝不及防的刹那,倏地在我的心湖上闪过,如同神话中的缪斯女神,带着炫目的光辉,令人难以置信地降临我的眼前。那时候我要么正在街心花园欣赏新剪枝的花树,要么正站在夜晚的草坡上仰首辨认...
关键词:瞬间 感觉化 安静 时间 
小妃如针,小青如线——众诗人在武汉谈叶小青和湘小妃的诗
《诗刊》2017年第4期21-24,共4页
谢克强:叶小青的诗长于写感觉,并将感觉化入精心挑选的富于戏剧性的生活场景与细节里,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将感觉呈现出来,展示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力。像《雨天》《他一直在重复》《碎碎念》《插秧》都是如此。由于贴近生活的细微之处...
关键词:诗人 武汉 生活场景 诗意空间 感觉化 《插秧》 《雨天》 贴近生活 
穆时英小说感觉化的故事建构
《文学教育(中)》2016年第10期14-15,共2页毕金林 
穆时英开启了真正的现代中国都市小说。在上海这个带有近代工业文明和殖民性特征的畸形环境中,以感觉作为创作的基点与核心,靠直觉来把握社会人生,创造出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异样的艺术世界,为都市叙事引入了一种新的叙述意识。
关键词:穆时英 小说 感觉化 故事建构 
新感觉派之“新”与存在主义之“本”
《学术界》2016年第9期53-61,共9页杨经建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审委员会重点课题"20世纪中国存在主义文学史论"(批准号:10112462)研究成果
新感觉派小说是存在主义思潮下的先锋性创作。这首先缘于"存在"即"感觉"的艺术理念,"感觉"因而被置于创作本体论地位。其次,其感觉化叙事关涉到存在主义"艺术生理学",作家们描写人的身体、运动和各种感官与人造的大都市之间的内在关系,...
关键词:新感觉派 存在主义 先锋性创作 感觉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