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渝

作品数:8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皇权旱灾养心康熙皇帝西学更多>>
发文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历史地理艺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文化评论》《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技艺社会史:传统工艺研究的另一种视角被引量:5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张学渝 
在手工艺复兴的背景下,技术史研究衍生出了探讨传统工艺理论问题的需求。传统的以解释性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史观在解决经验性技术问题时存在着理论上的"无奈"和实践中的"乏力"等困境。技艺社会史的研究视角即是对这种需求和困境的回应。...
关键词:技艺社会史 传统工艺 传统技术 经验性技术 技术史观 
试论清世宗对清宫造办处的改革被引量:7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21-27,共7页张学渝 李晓岑 
清宫造办处发端于康熙朝,是清代宫廷最重要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机构.面对康熙朝遗留下来的宫廷技艺分散,清宫造办处作房不甚完善、各门技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清世宗登基伊始着力改革清宫造办处.这些措施包括收权于清宫造办处、定"内廷恭造...
关键词:清宫造办处 清世宗 改革 “活计档” 皇权 技艺 
宋应星知识生成记 《工开万物》评述被引量:2
《科学文化评论》2016年第4期114-122,共9页张学渝 
德国学者薛凤著《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一书,采用思想史视角对宋应星及其著作展开研究。作者从宋应星的四部著作《野议》《天工开物》《论气》和《谈天》为出发,探讨宋应星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思考与行动。作者对宋应星...
关键词:工开万物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思想史 非结构性因素 
清宫造办处成立若干问题新探被引量:8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4期6-12,共7页张学渝 李晓岑 
清宫造办处是清代重要的内廷制作单位.该文采用文献考证法,在梳理学界观点和档案的基础上,对清宫造办处的成立背景及时间、作坊及管理、匠役及交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考证.从建制化的角度看,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养心殿设立刷印"造办处"...
关键词:养心殿 造办处 清宫造办处 康熙皇帝 西学 技艺 
拉萨金铜制造机构“雪堆白”成立时间及其职能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中国藏学》2015年第3期372-380,共9页张学渝 李晓岑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资助(编号:NCET-09-0217)
"雪堆白"是清代以后西藏金铜行业的优秀代表,在藏族制造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查和相关历史文献,文章分析了"雪堆白"的成立时间,认为其雏形源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1754年出现的固定的集中式金铜工场"堆白"标志着"雪堆白"的正...
关键词:雪堆白” 历史流变 金铜工场 “行会” 工艺学校 
《云南科学技术简史》评介被引量:2
《中国科技史杂志》2014年第3期367-370,共4页张学渝 
在撰写科技史通史著作时常会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强烈的时空隔离感.一般意义上的历史,都是描述过去的、已逝的事件,多少与读者所处的当下形成时空的隔离.由于“科技”是一个现代感极强的词汇,因此,科学技术历史中的时空隔离表现尤甚.在...
关键词:科学技术 评介 简史 云南 科技史 科技革命 心理反映 社会生活 
云南明清时期五百余年旱灾史研究被引量:4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12-117,122,共7页张学渝 李伯川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J2010048)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旱灾多发的地区,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旱灾尤其突出。总体来看,明清时期云南地区的旱灾表现出发生时间频繁、发生地域普遍和影响广泛三大特征。两代历史中各种层面的灾害应对措施并行,政府层面有荒政制度和赈济、平...
关键词:云南 明清时期 旱灾 
中国传统印染与植物染料关系初探——以大理白族扎染与板蓝根为例被引量:7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14-118,共5页张学渝 董卓娅 李伯川 
云南农业大学第四届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109)
中国传统印染有着悠久的植物染料使用历史。植物染料取材广泛、色泽丰富,其中以蓝靛的使用最为普遍。中国三大传统印染(绞缬、夹缬、蜡缬)均使用蓝草植物提取蓝靛做染料,形成了独特的印染织品。以大理白族扎染与板蓝根为例,分析传统印...
关键词:传统印染 植物染料 大理白族扎染 板蓝根 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