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忠

作品数:34被引量:5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师德建设高校高校教师教育观念高等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现代教育管理》《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光荣的重托 神圣的使命——学习《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被引量:1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1-3,共3页钟学忠 唐铁寒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新 培养人才 教育质量 
光荣的重托 神圣的使命——解读《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的体会被引量:1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60-61,72,共3页钟学忠 唐铁寒 
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有助于明确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
关键词:高等教育 创新 培养人才 提高教育质量 
更新教育观念 推进教师教育创新 促进培训事业发展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204-206,共3页钟学忠 
推进教师教育创新,首先要认清形势,增强教师教育创新的使命感;其次要更新观念,促进培训事业发展。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实现六个转变: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树立创造性教育观念;树立国际化的教育观念;开拓创新,努力...
关键词:教育观念 教师教育 教育创新 
党章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纲领性文献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2期82-83,共2页钟学忠 杨斌 
十六大通过的党章吸收了十六大报告中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突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具有新、严、实等显著的特征,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纲领性文献。
关键词:党章 党的十六大 共产党员先进性 
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促进教师培训事业发展被引量:1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S1期1-2,共2页钟学忠 
该文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认为更新教育观念、推进教育创新对促进培训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培训工作成绩的基础上,提出了搞好各种类型教师干部培训的思路。
关键词:教育观念 创新 教师培训 
坚持“八荣八耻”强化师德建设被引量:1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79-80,共2页钟学忠 李田 朱科侠 
简要阐明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着重分析了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八荣八耻”对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坚持“八荣八耻”强化师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八荣八耻 师德建设 
坚持“八荣八耻” 强化师德建设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6年第3期73-74,共2页钟学忠 李田 朱科侠 
简要阐明了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着重分析了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以及"八荣八耻"对高等学校加强师德建设的必要性,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坚持"八荣八耻"强化师德建设的措施。
关键词:高等学校 八荣八耻 师德建设 
对加强大学校友联谊会建设的几点思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155-156,共2页钟学忠 王宝麟 张高飞 
加强校友联谊会建设,使校友联谊会健康发展,不仅可以凝聚校友力量并促进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可以扩大宣传,有利于社会的政治稳定。加强大学校友联谊会建设要做到与时俱进:应思想解放,更新观念,对大学校友联谊...
关键词:高校管理 大学校友 校友联谊会 
高校管理、高教管理与依法治校被引量: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33-36,共4页杜德鱼 钟学忠 谷爱仙 
高校管理、高教管理必须走依法治校之路;中国已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依法治校具有六个层次的法律基础和依据。加强依法治校,推动高校管理及高教管理应从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制度建设、完善教代会制度等...
关键词:高校管理 高教管理 依法治校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被引量:12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S1期385-387,共3页钟学忠 田皓 
和谐的人际关系属于上层建筑中生产关系范畴,是精神内容,生产力则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是物质内容。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人和睦相处,安定团结,共同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国际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兴旺,民族才能昌盛,社会才能进步...
关键词:生产力 人际关系 和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