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宇

作品数:9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织构NM400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功能材料》《电工钢》《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轧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极薄带的二次再结晶行为
《电工钢》2024年第6期1-6,共6页王银平 宋红宇 王佳夫 王国栋 刘海涛 
取向硅钢极薄带因超低铁损、高磁感的优良性能成为电力、电子、军事等领域的关键材料。薄带连铸技术的亚快速凝固特性可以使取向硅钢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高密度抑制剂粒子,解决传统生产流程条件下,极薄带的抑制剂粒子快速粗化导致对基体晶...
关键词:薄带连铸 取向硅钢 极薄带 二次再结晶 Goss 
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热轧孪生行为被引量:1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2期182-187,共6页宋红宇 刘海涛 王国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8040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2020T13008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2018M63029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70703007).
薄带连铸流程下取向硅钢粗大λ晶粒(〈100〉//ND,normal direction)的“遗传”会导致磁性能恶化.为解决这一问题,针对取向硅钢的热轧孪生行为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凝固组织粗大的取向硅钢在650℃热轧时可产生大量{112}〈111〉形变孪晶,这...
关键词:薄带连铸 取向硅钢 孪生 显微组织 织构 
薄带连铸因瓦合金的组织、织构及力学性能研究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年第5期723-728,共6页宋红宇 刘海涛 王国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5180407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8M63029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70703007).
将薄带连铸技术引入因瓦合金的制备流程,利用金相显微镜、XRD、EBSD、微观硬度计、拉伸实验机等设备,围绕薄带连铸因瓦合金的组织织构演化及力学性能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在钢液过热度较高的条件下,因瓦合金凝固组织以粗大的柱状奥氏体晶...
关键词:薄带连铸 因瓦合金 冷轧 组织 织构 力学性能 
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
《铸造》2015年第9期837-841,共5页鲁辉虎 刘海涛 宋红宇 刘振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34001;51004035;51374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N120407009;N140705001);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2014M560218)
采用薄带连铸技术制备了取向硅钢薄带,并研究了其铸态组织及织构特征。结果表明:铸态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基体及相变马氏体组成,沿厚度方向形成明显的织构梯度。过热度为30℃时晶粒细小,晶粒随机取向;过热度为50℃时晶粒为粗大柱状,织构向{...
关键词:双辊薄带连铸 取向硅钢 铸带 组织 织构 
双辊薄带连铸取向硅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功能材料》2015年第B06期17-21,共5页鲁辉虎 刘海涛 宋红宇 刘振宇 王国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34001;51004035;513740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N120407009;N140705001);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2014M560218)
利用薄带连铸技术生产取向硅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理论及工业化应用等研究工作,并形成了一些专利技术,但仍处于中试阶段。我国已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薄带连铸技术试制出取向硅钢原型钢,其中高磁感取向硅钢的磁感...
关键词:取向硅钢 薄带连铸 抑制剂 组织 织构 
低成本NM400高强低合金耐磨钢的开发被引量:16
《轧钢》2012年第4期1-3,共3页宋红宇 李灿明 周平 兰亮云 赵德文 王国栋 
采用Nb-Cr-B微合金化成分设计、两阶段控制轧制及在线淬火+低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开发出低成本的NM400高强低合金耐磨钢。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和韧性匹配,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关键词:微铌 马氏体 析出物 低合金耐磨钢 在线淬火 
GM屈服准则求解Ⅰ型裂尖塑性区被引量:2
《工程力学》2012年第A01期20-22,28,共4页李灿明 兰亮云 宋红宇 赵德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4052)
用几何中线(GM)屈服准则求解了Ⅰ型裂尖塑性区的形状与尺寸,对比了基于Mises和Tresca准则的求解结果。表明在平面应变条件下,GM准则求解的塑性区面积在Tresca和Mises结果之间,Tresca塑性区面积最大,Mises面积最小,GM塑性区与Mises塑性...
关键词:GM屈服准则 Ⅰ型裂尖 几何中线 塑性区 最佳逼近 
柱坐标应变矢量内积解析模拔圆棒线材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5期657-660,共4页赵德文 宋红宇 章顺虎 李灿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10607002)
建立了棒线材拉拔的柱坐标系速度场,提出了一种应变速率内积积分方法,并获得了解析解.分析了摩擦因子对最佳模角和应力状态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发现:最佳模角αopt和nσ均随着m的增大而增大;当m一定时,最佳模角αopt对应nσ的最小值.为...
关键词:拉拔 圆棒 内积 中值定理 柱坐标 
线性和均布载荷下简支圆板的极限载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4期524-527,共4页章顺虎 赵德文 宋红宇 高彩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0740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N110607002)
首次用加权余量法和Mises屈服准则对受线性和均布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简支圆板进行极限载荷分析,选择了3个不同的试函数,求得了极限载荷的解析解.该解为圆板半径和极限弯矩的函数,且随着圆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结果表明,Tresca预测极限载荷...
关键词:加权余量法 线性和均布荷载 简支圆板 极限载荷 解析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