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锡文

作品数:19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废名人文文学佛学新闻评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写作(中)》《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国文学研究》《黄冈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空间制造:文化社区、文化资本与文化生产——基于“文学生活馆”公共文化空间建构的研究被引量:8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2-18,共7页谢锡文 郭佳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12&ZD168)
依托学术背景而构建的公共文化空间因其天然的学术基因,在文化场域制造、文化资本运作和文化生产实现等方面拥有其他公共文化空间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新媒体环境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优势。立足学术而面向大众,将学术文化与大众文化相结合,...
关键词:“文学生活馆”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资本 文化生产 
历史钩沉:关于1965年安徽寿县九里公社文学阅读调查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4年第5期96-100,共5页谢锡文 陈家元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编号12&ZD168)阶段性成果
1965年社科院文学所在安徽寿县九里公社进行了当代中国第一次"文学生活"调查,本文以口述历史的研究思路,对当年参与这次调研的当事人进行回访,通过鲜活的历史史料,揭示了这次乡村"文学生活"调研的真实面相及其带给当下的思考。
关键词:安徽寿县 文学研究所 文学阅读 田野调查 历史钩沉 
“人文齐鲁”的地域文化传播特质被引量:1
《青年记者》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郭佳琦 谢锡文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以地域特点为特征形成的文化。齐鲁大地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思想学说和文化风尚创造了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特质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多姿多彩、内蕴深厚,既各具特色,各领风骚,又相互影响,相互融合。
关键词:地域文化 传播特质 齐鲁 人文 历史条件 地域特点 文化特质 内蕴 
精确新闻的“新闻精确性”——以《南方周末》“数字表情”栏目为例被引量:6
《青年记者》2013年第07Z期74-75,共2页周传虎 谢锡文 
约瑟夫·普利策有一句名言:"精确,精确,再精确。"采用科学的方法努力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客观性等,做到"精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追求。1967年时任《底特律自由报》
关键词:南方周末 报道新闻事实 普利策 梅耶 职业追求 瑟夫 报道研究 《中国记者》 背景材料 统计分析 
废名《阿赖耶识论》解读被引量:2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7-12,21,共7页谢锡文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
关键词:废名 《阿赖耶识论》 解读 
边缘视界: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学视域--以废名的现代人文主义创作为例被引量:1
《江汉论坛》2008年第4期126-128,共3页谢锡文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现代转型中,当众多的作家选择为历史车轮助力时,废名却以坚定的反进化论立场和反现代性叙事,铺展开他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别样思考——现代人文主义视域下的中国历史与文化。这种与主流话语相对峙的边缘性姿态,使废名在20...
关键词:人文主义 反进化论 反现代性 
废名佛学思想浅释被引量:2
《浙江学刊》2008年第1期44-50,共7页谢锡文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
关键词:废名 阿赖耶识 唯科学主义 新唯识论 佛学 
反现代性叙事:废名的乡村文学想象
《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6期255-257,共3页谢锡文 
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乡村叙事中,废名的书写是另类而寂寞的。他背对众声喧嚣的现代性文学主题,顾自吟唱着和谐宁静的田园牧歌,与启蒙立场下的中国乡村文学叙事判然两路。这种与视文学为历史工具的创作理念相抗衡的努力,构建了20世纪中国...
关键词:反现代性 童年视角 礼俗乡村 
从援儒证佛到出佛归儒——抗日战争期间废名思想的转变
《齐鲁学刊》2007年第6期91-93,共3页谢锡文 
废名自幼深受故乡浓厚的佛教文化熏习,其思想理路游走于儒佛之间。抗日战争爆发后十年间的乡村避难生活改变了废名的人生轨迹,也使废名思想由援佛证儒、会通儒佛而至出佛归儒,在精神体认与自我塑造中确立了儒家的中心地位。
关键词:废名 援儒证佛 出佛归儒 
民间社会的集体抒情——论废名小说民俗观
《民俗研究》2007年第4期242-251,共10页谢锡文 
钟敬文先生说过,民俗是同人们生活发生着最密切关系的文化事象,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的确,乡风民俗与乡村大地是水乳交融的,废名小说以美伦美奂的风俗描写展开对乡土家同的审美发现,其作品不论是以情趣胜的绱诊...
关键词:废名小说 民俗观 《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 民间社会 抒情 集体 风俗描写 文化事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