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根齐

作品数:25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渔民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岛文化特征丝绸之路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原文物》《南海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黎峒”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与海南黎族形成研究
《学术探索》2024年第6期102-111,共10页赵龙成 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唐宋以前海南黎族的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黎峒”为主要组织形式的奴隶社会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生产方式才占统治地位。自然岩洞是早期人类的第一居所。海南岛的黎族历史悠久,始于居住在自然岩洞“黎峒”的早期人类。“黎峒”便是早...
关键词:黎峒 社会历史文化 海南黎族 黎族称谓 
中国人对西沙群岛历史认知与风力、潮流、海浪作用下的变迁研究
《热带地理》2024年第2期258-268,共11页阎根齐 吴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7)。
通过研究西沙群岛的历史认识和地理环境演变,强调了地理特征和稳定性的重要性,以及风力、潮流和海浪对其造成的影响。研究表明:1)中国人至迟在汉代对“岛”和“沙洲”就有了较为理性的认知,岛屿的形成具有悠久的历史,形成于4000年以上,...
关键词:环境演变 自然影响 历史认知 西沙群岛 
清末至民国时期南海《更路簿》兴盛原因探微被引量:4
《太平洋学报》2022年第4期93-102,共10页阎根齐 吴昊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更路簿》抢救性征集、整理与综合研究”(17ZDA189)阶段性成果。
海南渔民的《更路簿》在明代形成之后,在清末和民国时期便进入兴盛阶段,突出表现在《更路簿》的本子增多、记载的内容极其丰富、航海海域覆盖面广、南海诸岛航线和地名命名的增加等方面。主要原因在于,对当时的渔民来说出海捕鱼成了唯...
关键词:海南渔民 《更路簿》 兴盛 原因 
我国南海海洋文明的起源及特征被引量:2
《南海学刊》2021年第1期51-58,共8页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我国的南海海洋文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有了深厚积淀,至迟在春秋战国时期以用木板船航海为标志,已经形成了海洋文明社会。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的骆越人为海洋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南海文明自始至终受到农耕文明的影响,与地...
关键词:南海 文明 起源 特征 
苏德柳《更路簿》考述被引量:7
《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5期140-148,共9页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苏德柳《更路簿》已发现40多年,是迄今所知海南渔民的海道针经中发现时间最早、也是抄写或形成时间最早的本子之一。从1980年开始就被我国外交部连年作为中国人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和持续不断地有效管理南海诸岛的重要证...
关键词:苏德柳 《更路簿》 《驶船更路定例》 《针路簿》 南海 
郑和船队从广东至西沙群岛海域的航线和地名辨析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1期183-189,223,224,共9页阎根齐 李旷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189)
郑和船队下西洋在经过广州至海南岛东部海域时,是沿着近海海域航行的,经过了海南岛文昌东北部的七洲列岛、铜鼓岭,到今万宁市的大洲岛后,便向着东南方向的西沙群岛行驶,然后驶往外罗。向达先生现代绘制的《郑和下西洋图》上只绘有从“...
关键词:郑和船队航线 《郑和下西洋图》 西沙群岛海域 七洲列岛 铜鼓岭 七洲洋 
论海南渔民《更路簿》的调查发现与文化特征被引量:1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期57-63,共7页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更路簿>抢救性征集;整理与综合研究"(17ZDA189)阶段性成果
海南渔民的《更路簿》经过了四十多年来的专家调查,迄今已发现42种,极大地丰富了《更路簿》的研究内容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些版本的梳理和研究,发现以前许多人给《更路簿》下的定义是不准确的。《更路簿》记载的在各个岛礁之间来回航线...
关键词:海南渔民 更路簿 调查 文化特征 
论海南渔民在“南海丝路”上的地位和作用被引量:2
《南海学刊》2018年第1期69-75,共7页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6ZDA073)
海南岛先民对航海的探索可溯至石器时代,并创造了海洋文化。先秦时期海南渔民已拥有了一定的海洋知识。秦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初期,海南岛的紫贝、玳瑁、"广幅布"等都已成为"南海丝路"的贸易商品和贡品。唐宋时期,海南渔民已经在...
关键词:海南 渔民 南海 海上丝绸之路 
论海南渔民《更路簿》的分期及其文化特征被引量:8
《云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3期108-113,共6页阎根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项目号:16ZDA073)的阶段性成果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在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生产作业的指南。它形成于明代,曾经历口传更路径过程。清代嘉庆至光绪以前是流传时期,清末至民国是它的盛传时期。每个阶段的《更路簿》都有不同的文化特征,总体来说,越到后期,《更路簿》...
关键词:《更路簿》 分期 文化特征 
论《更路簿》的研究价值和意义被引量:4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45-49,共5页王崇敏 阎根齐 夏代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我国南海岛礁所涉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对策研究"(16ZDA073)阶段性成果
《更路簿》是海南渔民世世代代在南海诸岛生产作业和航海经验的总结及指南,记载了始发港、目的地、航线、海南渔民给南海诸岛的命名、地理、气象、海流等,包含内容极其丰富,为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提供了的重要证据,经过四十多年的研究已经...
关键词:《更路簿》 研究 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