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明

作品数:25被引量:8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广告传播学广告教育消费文化消费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声屏世界(广告人)》《现代广告》《文教资料》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广告渗透:从广告社会化到社会广告化被引量:3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32-137,共6页陈月明 
广告这一现代工业社会的"民俗",在工业资本和现代媒体推动下,具有极大的渗透力,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广告对社会的影响大致可归纳为"从广告社会化到社会广告化"过程。前者是广告向社会时空全面扩张的过程,其结果是广告蔚然成为现代社...
关键词:广告文化 社会广告化 广告社会化 
广告的角色:从传播到生产被引量:1
《声屏世界(广告人)》2014年第1期86-86,共1页陈月明 
广告成为后现代社会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广告不是制造商品的物理形态,也不是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制造商品符号,创造商品符号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可以将商品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在商品符号化以后,商品卖的已不单...
关键词:生产体系 广告 传播 物理形态 经典理论 象征意义 商品 价值 
“不再”与“再不”被引量:2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8期89-90,共2页张倩 陈月明 
由否定副词"不"和表行为或情状的重复或持续的频率副词"再"构成的两个词组"不再"和"再不"。一般认为它们可互换,实际上两者在语义和用法上有着明显区别。本文主要考察"不再"和"再不"在语义和语法上的区别,希望能对找出区分二者的有效标...
关键词:不再 再不 语义区别 
反思与批判:中国广告教育体系重构被引量:10
《当代传播》2012年第6期77-80,共4页陈月明 
自国内恢复广告专业教育至今已将近30年。然而中国广告教育,先天不足带来的许多问题尚未很好解决,后天又跟不上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新问题不断产生。对此,广告教育界应该保持清醒,戒除浮躁虚夸学术风气,静心研究一些问题,建构适合...
关键词:广告教育 体系重构 挑战 
再论“有+VP”构式中的“有”被引量:1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2年第4期56-57,共2页杨雪 陈月明 
本文通过对一些电视媒体和网络视频的抽样调查,搜集了有关"有+VP"构式的例句。通过对例句进行分析,提出"有"兼属"动词"和"副词"两种词性的见解,并从"有"的词性以及"有"所表的时态和"有"与其他时间副词的异同进行探索。
关键词: 动词 副词 时态 
宣传5W模式:党的宣传鼓动工作“一般办法”——兼与传播5W模式比较被引量:1
《新闻界》2012年第2期22-26,共5页陈月明 
中国共产党成立90余年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出色的宣传事业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宣传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中国共产党构建了卓有成效的宣传思想体系。1941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的《党的宣传鼓动工作提纲》充分体现了...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宣传 传播 一般办法 5W 
宁波话中“多少”一词用法探析
《文教资料》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周鹤婷 陈月明 
宁渡方言中“多少”经常作为程度副词使用,表示“多么”,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种用法,通过对“多少”一词从古至今意义、用法的考察,发现这种用法古已有之,并且引进偏义副词、认知语法学的观点证明了该用法的合理性。
关键词:宁波方言 “多少” 程度副词 
广告透视:劝说性商业话语背后的宏大叙事
《新闻界》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陈月明 
浙江省规划课题"广告与文化传播"(NM03XW6)的成果之一
现代广告伴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一路走来,今天不仅成了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许多学者把广告看做一种劝说性商业话语,其实劝说性和商业性只是广告话语表象,透过广告话语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支撑着的宏大叙...
关键词:广告 自由主义 自由竞争 
多元视角:传播研究的话语分析路径被引量:4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64-68,共5页陈月明 
话语分析,尤其是非语言学的话语分析,至今尚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几十年来传播学研究领域没有重大的突破,而美国的传播学研究的工具化取向越来越为人诟病。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路径和方法,话语分析为传播研究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和多元的视...
关键词:话语 话语分析 传播 视角 
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再认识被引量:4
《东南传播》2009年第9期1-4,共4页陈月明 
"本土化"呼声已渐渐退去,而西化风气越来越盛,中国传播研究陷入了困境。本文梳理了我国传播本土化思潮的起因、发展和演化过程,分析了"本土化"的涵义,评估了它的价值、不足和现实意义,并综合20年来对中国传播学的各种批判和建议,强调了...
关键词:传播学研究 本土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