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建龙

作品数:1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学校德育公民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素质教育》《山西教育学院学报》《教学与管理(理论版)》《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被引量:2
《西部素质教育》2022年第11期106-108,共3页王建英 师建龙 
2019年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的三维论域---习近平网络安全观下的高校舆情治理研究”(编号:2019zsszsx055)。
文章基于相关背景论述,首先分析了高校网络舆情的特征及传导机制,然后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思路,最后提出了大数据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 大数据 高校 
合理调整所有制结构 夯实宏观调控基础——探索根治物价暴涨的有效途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76-77,共2页师建龙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体现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现阶段,这种控制力,不仅应该体现在整体国民经济上,更应该体现在关系人民群...
关键词:物价上涨 调整所有制结构 调控物价 
人之初性本私——关于人本性的思考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25-26,共2页师建龙 
自从人类发展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圣贤大德们就一直在不懈地努力,不愿承认或企图改变人的自私本性。其实,善恶美丑,只是对人的本性的外在表现的片面解读。人的本性是自私,但身处文明社会的人为了和谐共处,努力克制着自己的私欲。克制力强...
关键词: 本性 自私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建立党员教育长效机制——让我们唱响共产党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学理论》2010年第7期93-94,共2页师建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内涵丰富,要求具体,目的明确,语言朴实,曲调简单,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项作战任务和拥政爱民工作提供了胜利保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共产...
关键词:共产党员 教育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按劳分配原则溯源正义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师建龙 
按劳分配原则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分配制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党章和宪法的确定。但是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按劳分配原则的科学内涵存在不同的见解,尤其是现行高等学校教科书的表述不一。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可...
关键词:按劳分配 马克思主义 社会分配制度 
浅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的“灌输”艺术
《新课程学习(下)》2010年第2期10-10,共1页师建龙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大班制阶梯教室上课,学生班容量大,难以有效开展师生互动;课程资料具有权威性和政策性,教师必须保证讲授的准确性。这些特点决定了讲授法、讲座式是其教学的主要方法。而讲授法、讲座式教...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教学方法 灌输 
试论唱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现实意义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9年第S2期41-41,共1页师建龙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要求具体,目的明确,语言朴实,内涵丰富,曲调简单,通俗易懂,易学易记。在人民军队的建设和发展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完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各项作战任务和拥政爱民工作提供了胜利保证。
关键词: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人民军队 
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重新确立和发展的历史回顾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师建龙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理论与实践中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江泽民对这一路线作了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毛泽东 “实事求是”思想 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 
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被引量:6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师建龙 
关键词: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 新加坡 道德认知发展 学校德育 德育课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比较研究
《太原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5-6,共2页师建龙 
文章通过对两个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的比较研究,得出了二者的共同点,指出了两个理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时代背景 产生与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