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荣

作品数:24被引量:29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紫花苜蓿阿特拉津共振光散射光谱共振光散射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农学通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化学与生物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化学史为平台 创设实验课程被引量:3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年第4期3-5,共3页曹葵 张春荣 林静 
化学史的教育价值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学生对化学史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几个简单人物的介绍上。构建重现经典实验的实验教学模式,用化学史贯穿整个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化学学科基本思想的认识。通过实验重现,可以对学生进行科学方...
关键词:化学史 化学实验 科学素养 
探讨电对有副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的教学方式
《中国校外教育》2017年第11期110-111,共2页彭庆蓉 刘丰茂 王红梅 熊艳梅 张春荣 
通过设计原电池,利用原电池的电动势及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常数的基本概念,针对电对中物质发生酸碱反应、沉淀反应以及配位反应后的标准电极电势,推导出未知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与各类平衡常数的关系,从而判断出随着平衡常数的递变未知电对...
关键词:原电池 副反应 标准电极电势 
浅谈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环保意识的培养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14年第2期96-96,共1页彭庆蓉 刘霞 刘丰茂 张春荣 王红梅 
普通化学实验是针对非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开的一门实验学科。本文阐述了在普通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环保意识 普通化学 实验教学 
讲授大学化学中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探讨被引量:2
《大学化学》2011年第2期28-31,44,共5页彭庆蓉 高海翔 张春荣 王红梅 刘霞 鲁润华 
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提出背景、文字表述以及数学描述3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对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及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化学 热力学第二定律 教学 
浅谈高等学校的教与学被引量:1
《中国校外教育》2010年第12期30-30,22,共2页彭庆蓉 侯士聪 张春荣 周文峰 
大学课程进度快、知识容量大、学生课余时间多的特点,作为教师,因材施教,以讲授为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关键词:高等学校 心理素质 教学特点 学习特点 
超细SiO_2负载型两亲性铑膦络合物催化性能研究被引量:2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0年第1期19-22,共4页彭庆蓉 侯士聪 张春荣 戴茂华 袁友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3001)
针对均相催化反应后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和高碳烯烃在水-有机两相中反应速率较低的问题,采用水-有机两亲膦铑络合物负载到超细SiO2载体上催化1-己烯氢甲酰化反应,并与超细SiO2制备负载水相催化剂比较,超细SiO2负载型两亲铑膦络合物催...
关键词:超细SiO2 负载型两亲铑膦配合物 氢甲酰化 1-己烯 
垃圾填埋场空气真菌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7
《环境科学》2009年第11期3184-3189,共6页张婧 夏立江 杜文利 王进安 张春荣 纪思思 于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670397)
为了解垃圾填埋场空气真菌的群落结构和浓度、粒径的时空分布,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真菌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和分析.结果表明,除无孢菌外,共...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空气真菌 群落结构 浓度分布 粒径分布 
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研究被引量:8
《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第9期1620-1624,共5页张婧 夏立江 杜文利 张春荣 宫小燕 纪思思 于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670397)
为了了解垃圾填埋场微生物气溶胶粒径分布规律,在北京市某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区、渗滤液处理区、生活区分别选定监测点,利用安德森六级微生物采样器,对填埋场空气微生物进行了系统的定点取样、测定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空气细菌粒径分...
关键词:垃圾填埋场 微生物气溶胶 粒径分布 中值粒径 
镉锌污染对紫花苜蓿体内镉含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华北农学报》2008年第B10期363-366,共4页杨玉惠 张春荣 夏立江 王金利 丁晓辉 
研究了镉锌交互污染的土壤中,不同镉锌含量对紫花苜蓿吸收镉的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紫花苜蓿中镉含量随土壤中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锌抑制紫花苜蓿对镉的吸收,紫花苜蓿含镉量与土壤中有效态镉的含量呈显著线性相关。低浓度镉对紫花...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质 
杂多阴离子的相转移化学及其应用被引量:3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3期94-98,共5页刘霞 洪莉 张春荣 
从杂多阴离子脱水,活化无机小分子和与配体的取代反应等方面介绍了杂多阴离子的相转移化学,并综述了相转移化学在氧合-脱氧循环以及合成新化合物中的应用进展.
关键词:杂多阴离子 相转移 电子光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