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敏

作品数:27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药学院人事处更多>>
发文主题:贫困大学生高校教育公平自组织高等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市教科院学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广东科技》《河南教育(高教版)(中)》更多>>
所获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水平大学药理学教学中互动式教学的改革实践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24期135-136,共2页乔爱敏 李慧敏 
探讨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于药理学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发现互动式药理学理论课教学可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增加师生情感交流,使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有效教学方法。所以互动式教学法是药理学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药理学 教学改革 互动式教学 
基于人才成长规律的美国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启示
《成才之路》2015年第16期3-5,共3页李慧敏 
通过分析美国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借鉴其阶段性人才成长规律的有益经验,并针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教育体制僵化、科研管理缺失、大学凝聚力不足等问题,提出我国应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完善科研资助体系,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
关键词:创新人才 阶段性成长规律 研究型大学 科研管理机制 
我的课堂我做主
《教育教学论坛》2015年第16期235-236,共2页乔爱敏 李慧敏 
针对目前大学课堂一些现状,为了能更好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眼球,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自己为上好每一堂课所做的课前和课后准备,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书本上永远学习不到的知识。
关键词:大学课堂 备课 现代化教学 
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评价研究被引量:1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82-,88,共2页李慧敏 
文章阐述了当前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内容,基于政策效率的角度对各项资助政策予以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作出理性思考,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资助政策 政策评价 
高等教育慈善捐赠的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64-65,共2页李慧敏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项目"慈善捐赠;资金募集与大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EIA100370
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强大的财力支撑,传统上依靠政府财政和学生学费的经费获取方式已难以为继。慈善捐赠作为一种资金筹集方式,是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紧缺的有效途径。通过以美国经验作比较借鉴,对影响我国高等教育慈善捐赠的因素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 慈善捐赠 大学筹款 
我国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被引量:1
《广东科技》2013年第16期27-28,共2页李慧敏 
我国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历经十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一套经实践检验的培养模式。通过分析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培养模式,形成订单培养特色、优势学科特色、开放办学特色。
关键词:公共管理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我国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展望被引量:3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13年第8期28-29,共2页李慧敏 
对大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资助,是高等教育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驱动力。高等教育发展史亦是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发展史。梳理大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状况,深入分析其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可认识大学生资助制度的重要性,展望其未...
关键词:大学生 资助制度 教育公平 
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被引量:2
《绥化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97-99,共3页李慧敏 曾志 
当前的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普遍存在供求失衡、模式僵化、考评乏力等突出问题,直接影响了办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此,必须重构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的思路框架,完善培训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高等院校 中青年教师 师资培训 
广东省MPA教育办学特色发展之路探析
《重庆高教研究》2013年第4期90-94,共5页李慧敏 
广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09JGXM-MS07)
广东省在全国MPA教育实践中具有重要地位。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广东MPA教育仍存在诸如培养高校过度集中、特色优势不足、模式单一等突出问题。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广东MPA教育必须立足实际,充分发挥既有优势,完善以"联、融、优、实"为核心...
关键词:MPA教育 办学特色 广东 
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研究述评
《中国电力教育(中)》2013年第8期14-15,共2页李慧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对科技工作者的成才、对科技人才思维的培养以及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创造活动的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梳理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并深入思考分析,予以简要评述,以期...
关键词:教育 科技人才 创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