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国民

作品数:48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孟旦中国哲学人性儒家聚集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韶关学院学报》《文教资料》《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科纵横(新理论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下“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
《南方论刊》2025年第2期102-104,108,共4页毛国民 王紫怡 
外语院校特色“大思政”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广外教[2024]45号)。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巨大变革,将人工智能有效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赋能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但智能技术的推进与应用使得思政教育面临教育格局变化、教学育人理念被遮蔽等诸...
关键词: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改革 
朱子《家礼》革新及其当代价值
《城市国学讲坛》2024年第1期195-211,共17页毛国民 
很多人会认为,礼仪是比较虚、没有什么实用价值的东西,甚至是种迷信、老旧陈腐的习俗而已。事实果真如此吗?刚才我进教室门,你们集体说了一声“老师好”,这就是礼仪。并不是因为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就要致敬问好。最简单的道理,老师来给...
关键词:教室门 老师 尊重 礼仪 当代价值 感情沟通 与人交往 日常生活 
气尽与未尽——朱熹丧祭礼中的鬼神观
《现代哲学》2024年第4期140-151,160,共13页毛国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朱熹《家礼》庶民化研究”(22FZXB025)。
朱熹理气观下,人死之后,鬼神只是气;气屈为鬼,气伸为神。但是,人死之后气是“散尽”还是“未尽”,值得讨论。朱熹却两者兼论,认为人死有常理和非常理两种情形,常理下“安于死者”,气自散而尽;非常理下气凝结而“未尽散”,易成为“四类...
关键词:朱熹 鬼神观 丧祭礼  
朱熹《家礼》以理格俗的有效阐释
《学术研究》2022年第2期37-42,共6页毛国民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关系与契约互补的乡村治理研究”(17BSH082)的阶段性成果。
宋明理学通过创造性转化汉唐经学的知识范式,开启了“经学理学化”的阐释转向。代表人物朱熹不仅成功打通“四书学”与“家礼学”,还建构了一套崭新的礼学阐释模式,即将“三礼”置入唐宋社会转型后庶民现实生活,融入庶民思维、行为与习...
关键词:朱熹 《家礼》  理学 有效阐释 
论法国移民政策共和同化模式的历史、现状与发展被引量:3
《法国研究》2021年第2期63-71,共9页王牧 毛国民 
2018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项目“法国移民政策共和同化模式研究”(项目编号311-GK182020)结项成果。
本文从法国移民政策共和同化模式的基本理念出发,梳理法国移民历史,探讨治理现状;同时基于现代族群理论,分析其局限性及原因;继而,进一步阐释新形势下马克龙政府对共和同化模式的两大基础“世俗化”与“平等”原则的重新解读;最后,文章...
关键词:法国 移民政策 共和同化模式 族群 
论朱熹对《仪礼》的庶民化阐释
《社会科学战线》2021年第2期164-172,共9页毛国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BSH082)。
礼者时为大,奠基贵族社会的"三礼"在唐宋社会大转型后有效性逐渐式微。特别是"三礼"之一的《仪礼》,人们能"陈其数",却不能"知其义";能"知其义",却不能"敬守之"。于是,朱熹开启礼学阐释新路径,一改郑玄《仪礼》为"曲礼"的传统"解经""注...
关键词:《仪礼》 朱熹 《家礼》 阐释 庶民化 
朱熹《家礼》“四书”学理念探究
《文化发展论丛》2018年第1期163-184,共22页毛国民 
2017年国家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关系与契约互补的乡村治理研究”(17BSH082)
自朱熹始,儒家经学发展格局从以“五经”为主演变为以“四书”为主的系统。《家礼》是这位“四书”学奠基人的重要礼学代表作品,其中蕴含诸多“四书”学理念。它将“天理节文”“人事仪则”贯通,使心性论落地于实际人生和社会关怀;力主...
关键词:《家礼》 “四书”学 地方自治 秩序重建 
《朱子家礼》真伪考的历史回顾与探索被引量:3
《现代哲学》2018年第1期128-135,共8页毛国民 
2017年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关系与契约互补的乡村治理研究"(17BSH082)
纵观《家礼》真伪学术争论史,伪本论最关键人物是王懋竑、最焦点的文献是《家礼考》;真本论者惟有翻越王氏及其《家礼考》,才可能确立"《家礼》乃朱子书"之言。本文在邱濬、夏炘等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和反驳王氏观点,并提出一...
关键词:朱熹 家礼 真伪考 王懋竑 夏炘 
古代广州蕃坊国际移民治理经验及启示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2-7,共6页毛国民 张孝文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一般项目"外籍人聚集区治理模式创新研究--以广州古代蕃坊和当代外籍人聚集区管理经验为例"(13YJA840016)
2016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移民组织的成员国,国际移民管理便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继承与创新广州千年蕃坊"国际移民"厚重的历史经验,将其以夷"治"夷式的成功做法进行理论概括,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广州"蕃坊"的历...
关键词:国际移民 治理 蕃坊 广州 
中国古代治道论中的“和而不同”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1
《广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2期45-54,共10页吴显庆 毛国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古代辩证性政治和谐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号12YJA810016)的阶段性成果
"和而不同"的治道论,主要指国家治理途径、方法、方略及其制度的确定,应有不同见解互相补充和互相纠偏的种种论述,其中包括君臣关系论和决策批评制度论。作为可以防错纠错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理论,其本身不属于民主范畴。但它以差异为价值...
关键词:中国古代 治道论 和而不同 当代价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