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

作品数:20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逻辑法治权力历史考察市民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兰州学刊》《廉政文化研究》《学海》《滁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习近平反腐思想的逻辑体系论纲被引量:7
《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38-42,共5页陈建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5YJA810001)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腐思想日臻成熟,反腐实践取得重大成果。从形式上看,习近平反腐思想散见于不同讲话和文件之中,没有专门的主题著作;但就深层内涵来说,其逻辑起点和逻辑主线清晰、理论来源多元,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具备一个成熟理论...
关键词:习近平 反腐思想 逻辑 权力 人民 
反腐进程中民众参与的制度建构
《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199-206,共8页陈建 
教育部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逻辑"(12JD710076)
人民群众是反腐的主要力量,但在不同的反腐模式中其角色、行为方式及实际作用各不相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正是这种差别和变化导致了反腐模式的转换。在运动反腐模式中,民众作为被组织的主力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被动性一目了然;...
关键词:运动反腐 制度反腐 综合反腐 
关于德国社会民主党转型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9-74,共6页史秋菊 陈建 
德国社会民主党走过一个半世纪的风雨历程,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一变化对社会民主党的转型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性质经历了从"阶级革命党"到"议会改良党",从"人民党"到"全方位政党",从追求"制度社会主义"到追求"价值社会主义"的演...
关键词:德国社会民主党 阶级党 人民党 全方位政党 传媒党 
社会主义“党法关系”演化进程的历史考察被引量:1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41-43,共3页陈建 
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历史与现实逻辑"(12JD710076)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认识和践行"党法关系",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头戏"。而要唱好这出"重头戏",需要我们对无产阶级执政党与法律的关系有发展的、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社会主义 党法关系 演化进程 
我国反腐败模式的变迁及其折射的社会治理理念转向被引量:3
《廉政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1-6,共6页陈建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JD710076)
建国以来我国反腐败运动经历了四种不同的模式:权力反腐模式、规制反腐模式、综合反腐模式、预防与惩治反腐模式,不同模式之间有交叉、重合,但主旨及重心大相迥异,不同模式之间的转换不仅是历史情境的需要,也折射出社会治理理念的转向...
关键词:反腐败 模式 社会治理 理念 
法的本源、发展逻辑及其意识形态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81-85,共5页陈建 夏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历史与现实逻辑"(12JD710076)的阶段性成果
人民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法律的要求、惧怕制裁、心理上的惯性、社会压力、道德的义务这些或单一、或交织的元素在给人们带来答案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困惑。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认识到法的意识形态性才能从根本上寻找到人们守法的内在...
关键词:法的本质 意识形态性 守法 
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构成被引量:1
《学海》2012年第6期5-8,共4页陈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改革开放30年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号:08&ZD005);教育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专项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历史与现实逻辑”(项目号:12JD710076)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实际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法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新构成不是自发的,也不是主观追求的结果,而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与实践追求的历史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当下体...
关键词:法治 核心价值 新构成 
高校“思政课”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及唤醒被引量:19
《江苏高教》2012年第5期127-129,共3页陈建 林立华 王婧倩 
南京大学"985工程"三期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B-1-4)
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是主体性"在场"的对立面,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虚假性。大学生主体性"伪在场"包括"主体性意识逃逸"、"主体性意识壁垒"、"主体性选择性‘在场’"、"主体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体性 伪在场 唤醒 
市民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的元素与取向被引量:2
《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229-233,共5页陈建 姚润皋 
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两次颠覆:一次是黑格尔将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当中分离出来,认为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另一次是马克思将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进行了翻转,认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而非相反。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源于市民社会因素...
关键词:市民社会 社会主义法治 政府推进 价值 
论中国共产党“法的观念”变迁的四个阶段及其折射的执政理念转向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08年第6期82-86,共5页陈建 
如果以时间为经、以观念为纬来划分,中国共产党"法的观念"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征:"统治阶级意志表现"的理论及实践阶段、法律虚无主义阶段、法制重新起航阶段、法制向法治的转换阶段。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
关键词:法的观念 执政方式 执政理念 法制 法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