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茂涛

作品数:11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南民族大学计算与实验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程序设计实验教学LVS集群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应用》《传感技术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程序设计公共课程实验考核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1
《福建电脑》2010年第10期43-44,共2页谢茂涛 
中南民族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0812)
实验教学是程序设计公共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合适的考核模式对评价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目前高校程序设计公共课程实验教学考核现状,提出了多元化、层次性实验教学考核模式,使实验成绩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
关键词:程序设计 实验教学 实验考核 
基于负载均衡的簇间路由协议被引量:1
《计算机应用》2009年第8期2188-2190,共3页谢茂涛 王晓立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节点负载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负载均衡的簇间路由协议。该协议通过记录邻居簇头节点到Sink节点的最小跳数信息建立到Sink节点的多条路径,根据簇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负载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路由,从而实现了簇...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负载均衡 最小跳数 
程序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第6期4238-4239,共2页谢茂涛 
针对当前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参考大量的文献和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程序设计类基础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以范例为引导、任务为驱动的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 范例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 程序设计 
一种基于簇的无线传感器网MAC协议被引量:1
《传感技术学报》2008年第10期1785-1788,共4页谢茂涛 
MAC协议对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基于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针对它们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簇的MAC协议(C-MAC)。该协议能够根据簇成员节点数目和通信负载动态地改变TDMA帧的长度,减少节...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协议 时隙 分簇 
一种基于超时机制的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被引量:2
《计算机时代》2008年第8期16-17,共2页谢茂涛 
首先分析了基于簇的TDMA机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个基于超时机制的分簇的MAC协议(TC-MAC)。该协议为每个时隙分配了一个超时时间#来减少传感器节点的空闲侦听,避免能量的浪费。仿真结果显示,TC-MAC协议能有效地延长无线传感器网...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 TDMA 分簇 超时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动态节能的MAC协议被引量:2
《通信技术》2008年第6期14-16,共3页谢茂涛 
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协议之一,它对无线传感网络的运行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针对基于簇的TDMA机制存在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动态节能的DE-MAC协议,该协议能够根据簇成员节点数目和通信负载动态地分配成员节点...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TDMA协议  时隙 
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4
《福建电脑》2008年第4期203-203,169,共2页谢茂涛 
程序设计实验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 程序设计 教学质量 
LVS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的研究被引量:9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6年第8期30-31,39,共3页谢茂涛 宋中山 
负载均衡技术可以在当前的网络应用结构上有效地提高服务器处理能力,使系统在现有的结构下能够满足更多的用户同时访问所提供的服务。本文详细分析了Linux虚拟服务器(LVS)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动态反馈的改进算法...
关键词:集群 负载均衡 LVS 动态反馈 
LVS集群系统负载均衡策略的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
《计算机时代》2005年第6期33-34,共2页谢茂涛 
负载均衡技术是集群并行处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Linux虚拟服务器(LVS)集群的负载均衡算法及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具有动态反馈的改进算法,并构建了一个LVS/NAT系统对改进算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负载均衡策略 分析与研究 集群系统 LINUX虚拟服务器 LVS 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算法 改进算法 并行处理 动态反馈 
用C^(++) Builder实现COM包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4期58-60,共3页谢茂涛 宋中山 
国家民委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990 10 1)
指出了组件对象模型 (COM)是微软公司用于描述可重用对象的标准规范 ,是面向对象技术的扩充 ,也是DCOM和 COM+的技术基础 .提出了遵循 COM标准的组件可被组合起来形成应用 ,而组件的改造主要有包容 ,聚合和继承等几种技术 。
关键词:接口继承 包容 聚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