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兵

作品数:8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互动语法语用学英汉句法限制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外语》《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外语与外语教学》《语言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英汉时间认知:语法特性还是语用共性被引量:1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3年第3期33-42,146,共11页薛兵 张绍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内嵌含义的语法驱动与语用限制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CYY0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旨在探究潜藏于英汉语时间认知中的特性与共性。首先,从语言与时间的关系出发,回顾时间认知研究中语言相对论与普遍语法之间的早期争议,进而评述并反思当前三种汉语时间认知语法特性论(即“空间特性论”“时间特性论”和“时空同态...
关键词:英汉 时间认知 语法特性 语用共性 统合 
依托语言学教学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学术创新能力——以语用学教学为例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62-68,共7页薛兵 
大连外国语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项目“英语学术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机制与实践研究”(2021GJQN09);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语言界面观指导下英语专业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YJG2021-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学术创新能力是衡量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标准。本文首先提出语言学范畴下学术创新能力的三个主要内涵,即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探索新角度的能力和使用新方法的能力,进而以语用学教学为例,具体探讨培养学生学术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具体来说,...
关键词:学术创新能力 英语专业 语言学教学 语用学 人才培养 
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融合的新路径——推论-构式语用观被引量:5
《外语与外语教学》2022年第2期12-20,145,共10页薛兵 林璐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嵌含义的语法驱动与语用限制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CYY049);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汉语语态系统的构式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XJQN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经费支持。
本文探究后格赖斯语用学与认知语言学中构式语法的理论融合。研究发现:后格赖斯语用学倚重语用推论对说话人交际意向的识别,但忽视了语法、语用规约的核心作用。构式语法秉持语法构式中形式与意义/功能的规约匹配范式,但对语用因素探究...
关键词:后格赖斯语用学 构式语法 语用规约 语用推论 推论-构式语用学 
内嵌含义:会话含义理论研究的未解难题被引量:2
《外国语》2021年第2期41-49,共9页薛兵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内嵌含义的语法驱动与语用限制互动研究”(20CYY049)
基于合作原则推导而来的后命题会话含义可以内嵌在句子逻辑词范畴内,构成真值条件命题的一部分。这种"内嵌含义"对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提出挑战,并构成当前诸多语法和语用模式热议的焦点。本文分析指出,内嵌含义的语法解释生成过度而语...
关键词:内嵌含义 会话含义 语法-语用互动 
汉语“被”字句再探索--语法-语用互动视角被引量:3
《语言教育》2020年第4期45-50,共6页薛兵 张绍杰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内嵌含义的语法驱动与语用限制互动研究”(项目编号:20CYY049);2018年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青年项目“汉语语态系统的构式语用研究”(项目编号:2018XJQN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国家公派留学基金和大连外国语大学学术骨干教师经费资助。
为弥补汉语"被"字句先前研究中"介词观""动词观"和"助词观"的理论局限,本文通过从语法-语用互动视角对"被"字句的使用进行考察、分析与阐释发现,"被"是一个同时编码被动语态语法意义和"遭受"语用意义的语用语态助词;对"被"字句的选择就...
关键词:“被”字句 语用语态助词 语法-语用互动 选择 顺应 
默认语义学模式下的句法限制问题:诠释与批判被引量:8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年第6期1-9,143,共10页薛兵 张绍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语态;时态;语气范畴统合下的语法与语用互动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AYY022)的部分研究成果
后格赖斯语境论者Jaszczolt(2005; 2010; 2016)在其默认语义学模式下提出命题意义表征不受到句法限制的观点,而本研究则认为命题意义层面受到句法限制。句法限制"压制观"直接导致默认语义学理论内部的不一致性,支撑命题意义不受句法限...
关键词:默认语义学 句法限制 句法(语法)-语用互动 
互动语义学视角下汉语第一人称指示研究被引量:4
《现代外语》2014年第6期763-772,872,共10页刘风光 薛兵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10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JQ201103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项目经费资助(2010921092);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语义学与语用学界面研究--词汇语用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W201318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后格赖斯语境论者Jaszczolt关注话语意义表征中语义和语用及其他多种信息源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互动语义学模式。本研究运用该模式解析汉语中第一人称指示表达和功能之间的复杂关系,验证该模式的普适性。通过提取现代汉语语料库中的实...
关键词:互动语义学 汉语第一人称表达 指示/非指示 
认知语用文体视角下政治演讲语篇的指示探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114-116,共3页刘风光 薛兵 
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101);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WJQ2011031);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项目经费资助(2010921092)
指示语研究由来已久,其自我中心性和语境依赖性已得到广泛认同。在此以认知语用学为视角,探讨分析政治语篇中的指示映射;以2012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运用指示语转移理论(Deitic Shift Theory),建构分析该类语篇的多层结构,旨在揭示其在...
关键词:认知语用文体 指示语转移理论 政治语篇 多层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