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炜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齐鲁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你在高原》张炜长篇小说老舍暴雨《骆驼祥子》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鲁师范学院学报》《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葬送”的究竟是什么?——话剧《茶馆》主题新探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33-36,共4页丛坤赤 张炜炜 
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五;六十年代文学教学"(项目编号:2013GG069)
长期以来学界多从政治角度解读老舍提出的"葬送"说,并由此形成了"反描法"、"侧面透露法"等重要观点。其实对于"葬送"说,不仅可以从社会意识形态角度强调新旧社会的对比,或者生活对革命历史的折射,也可以从人性、文化角度进行探究和审视...
关键词:《茶馆》 人性 传统文化 
婺州南宗:儒家文化的别一种传承方式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113-117,共5页张园园 张炜炜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14B104)研究成果之一
自南宋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孔子第48代裔孙,时任大理寺评事的孔端躬定居桂川至今,婺州南宗已有880多年的历史,它与著名的孔氏南宗圣地衢州同时存在。婺州南宗的建立,推动了儒家文化在浙中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儒家文化在婺州地区的植入以...
关键词:婺州南宗 儒家文化 传承 
内容的“残缺”与文学经典化生成——以老舍作品《济南的冬天》为例被引量:1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13-23,共11页张炜炜 
作者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策略"(11CWXJ19)的阶段性成果
从老舍散文《济南的冬天》的诞生机缘入手,探究该文内容"残缺"与语文教学阐释"误读"之间的关联及这一过程所带来的《济南的冬天》的文学经典化形成,可以窥见老舍散文以至现代文学作品进入解放前后国民基础教育的历史契机。老舍与语文教...
关键词:济南的冬天 老舍 经典化 
从底层视角论张炜长篇小说《你在高原》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被引量:1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122-127,共6页张炜炜 陈东辉 
从底层视角切入长篇巨制小说《你在高原》,探讨底层民众在革命时代、后革命时代的历史遭际以及社会现实层面的苦难与无告,以及作家在这种底层叙述中所凸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人文救赎情怀以及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
关键词:底层 你在高原 张炜 
论张炜长篇小说《你在高原》的底层叙述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24-29,共6页张炜炜 陈东辉 
作者从底层视角切入长篇巨制小说《你在高原》,探讨了底层民众在革命时代、后革命时代的历史遭际以及社会现实层面的苦难与无告,以及作家在这种底层叙述中所凸现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社会使命感、人文救赎情怀以及道德理想主义的"失落"。
关键词:底层 你在高原 张炜 
从《在烈日与暴雨下》对《骆驼祥子》的内容删改看对其意义的“遮蔽”
《民族文学研究》2012年第2期104-111,共8页张炜炜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消费文化语境下文学经典的命运与策略(项目编号11CWXJ19)"阶段性成果
通过分析老舍小说《骆驼祥子》不同篇章片段被语文教材选录的情况,探究语文教学名篇《在烈日与暴雨下》在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定位、教学重点的嬗变,以此揭示出《在烈日与暴雨下》对小说原作《骆驼祥子》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意义遮蔽。
关键词:《在烈日与暴雨下》 《骆驼祥子》 语文教育 老舍 
谈语文教学名篇《在烈日和暴雨下》对小说原文《骆驼祥子》的语言删改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30-34,共5页张炜炜 周文 
中学语文教科书中老舍的教学名篇《在烈日与暴雨下》与其原文《骆驼祥子》在语言上存在诸多差异,教材编者对文章的段落、句式、词语都做了很大的变动。一方面,教学名篇《在烈日与暴雨下》比原文语言方面更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但一方面在...
关键词:在烈日和暴雨下 骆驼祥子 语言删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