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晓敏

作品数:9被引量:17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燕麦间作豆科作物豆科NIFH基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作物杂志》《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作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多样化种植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中国农业科学》2023年第15期2929-2940,共12页孙涛 冯晓敏 高新昊 邓艾兴 郑成岩 宋振伟 张卫建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联合攻关重大科研任务(CAAS-ZDRW202202);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164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22E03)。
【目的】阐明东北黑土区禾本科与豆科作物多样化种植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碳氮分布特征,为促进黑土地用养结合型种植制度优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方法】田间试验于2016—2020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公主岭试验站进...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轮作 间作 玉米 大豆 花生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西北绿洲区间作模式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2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21年第5期874-881,共8页孙涛 冯晓敏 赵财 殷文 胡发龙 宋振伟 张卫建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绿肥,CARS-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71642);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31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20M670546)。
间作种植有利于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目前关于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仍存在争议,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有机碳变化规律,本研究基于2016年在甘肃省武威市设置的间作模式定位试验,探究西北绿洲灌区间作种...
关键词:绿洲灌区 间作 土壤团聚体 土壤有机碳 玉米 豌豆 油菜 小麦 
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分析被引量:1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23-32,共10页马怀英 王上 杨亚东 冯晓敏 曾昭海 任长忠 臧华栋 胡跃高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B-5)。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
关键词:燕麦 豆科作物 间作 经济效益 碳足迹 
水分胁迫下不同耐旱性糜子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特性被引量:10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9年第1期200-207,共8页冯晓敏 张永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8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6011086)
选取耐旱品种陇糜4号和旱敏感品种晋黍7号,利用防雨旱棚与人工控水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糜子产量、叶片保护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处理相比,水分胁迫降低了糜子的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重度水分胁迫下...
关键词:糜子 水分胁迫 产量 保护酶活性 膜脂过氧化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被引量:1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年第3期617-624,共8页冯晓敏 杨永 臧华栋 钱欣 胡跃高 宋振伟 张卫建 曾昭海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201503120);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1299)资助
【目的】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方法】本研究...
关键词:燕麦花生间作 根瘤固氮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15N同位素标记 
豆科作物间作燕麦对土壤固氮微生物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6
《应用生态学报》2017年第3期957-965,共9页杨亚东 冯晓敏 胡跃高 任长忠 曾昭海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201503120)资助~~
利用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方法,比较了3种种植模式(燕麦单作,O;大豆/燕麦,OSO;绿豆/燕麦,OMO)对燕麦土壤固氮微生物数量和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大豆和绿豆间作显著改变了燕麦土壤的理化性质.燕麦土壤固氮微生物nif H基...
关键词:豆禾间作 nif H基因 荧光定量PCR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 
燕麦/大豆和燕麦/花生间作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6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22-32,共11页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8-B-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91);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15);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
运用PCR-DGGE技术研究燕麦/豆科不同间作组合和单作处理对根际土壤固氮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单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在间作系统中,除灌浆期差异显著外,间作燕麦根际固氮微生物群...
关键词:PCR- DGGE 间作 NIFH基因 燕麦 大豆 花生 群落多样性 群落结构 
豆科–燕麦间作对作物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4
《作物学报》2015年第9期1426-1434,共9页冯晓敏 杨永 任长忠 胡跃高 曾昭海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871491;31171509);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103001)资助
为进一步揭示豆科燕麦间作体系中作物产量优势的光合机制,设置燕麦单作、大豆单作、花生单作、大豆燕麦间作和花生燕麦间作试验,在不施氮肥的条件下,调查大豆、花生同燕麦的产量、功能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
关键词:燕麦 大豆 花生 间作 光合特性 产量 
白城地区皮燕麦肥料效应与推荐施肥研究被引量:14
《作物杂志》2015年第3期98-103,共6页葛军勇 臧华栋 钱欣 杨永 冯晓敏 任长忠 曾昭海 胡跃高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8-B-1);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1);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15)
为明确燕麦需肥规律、探索吉林省白城地区皮燕麦最佳施肥量,以白燕7号皮燕麦品种为材料,依照“3414”试验设计原则,设置了氮磷钾三种肥料各4个梯度共14个处理,于2012-2013年定位研究不同施肥量对燕麦子粒产量的影响,并运用不同模型对结...
关键词:燕麦 白城地区 肥料效应 “3414”试验 产量 推荐施肥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