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华栋

作品数:13被引量:9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燕麦带状间作边行效应^15N裸燕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草业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作物杂志》《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APSIM模型的北方农牧交错带轮作种植模式设计——以河北省张北县为例被引量:1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7期87-95,共9页王思嘉 贾蓉 臧华栋 葛军勇 曹丽霞 吴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SQ2022YFD1900102);中国气象局2024年决策气象服务专项经费研究项目资助。
多样化轮作是缓解北方农牧交错带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土壤退化、生态功能弱化等问题的重要途径,定向设计区域适宜性的轮作模式对协调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等多目标协同至关重要。文中基于河北省张北县2017-2021年的轮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数...
关键词:APSIM模型 轮作模式设计 作物产能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花生青枯病及其土壤微生态调控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11期1695-1707,共13页方向阳 禹桃兵 杨磊 臧华栋 曾昭海 杨亚东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2YFD23008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01470,31671640)资助。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青枯病是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危害严重且难以防治的毁灭性土传病害之一。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也是青枯病危害严重的作物之一。近年来,连续种植导致花生青枯病发生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连作障碍 花生青枯病 茄科雷尔氏菌 土壤微生态 可持续发展 
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产量优势及土地利用率被引量:9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3期38-49,共12页彭良斌 周杰 马怀英 臧华栋 靳建刚 薛志强 杨亚东 曾昭海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07-B-5)。
为探究北方半干旱地区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对作物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影响,于2019—2021年在山西省右玉县开展3年的大田试验,设置燕麦单作、马铃薯单作和燕麦与马铃薯带状间作3种种植模式,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产量效应以及间作模式的土地...
关键词:燕麦‖马铃薯 产量 土地当量比 边行效应 
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评价裸燕麦品种在华北高寒区的适应性被引量:17
《草业学报》2022年第12期76-84,共9页王星宇 程静 高生 李默涵 杨满霞 葛军勇 周海涛 李云霞 臧华栋 左文博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6Z6302G);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杂豆创新团队(HBCT201807);张家口市重点研发计划(1911015C)资助。
为全面地评价裸燕麦在华北高寒区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以及试点的代表性和区分能力,本研究应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9年6个参试品种和6个区试点进行了联合分析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同时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评价裸燕麦...
关键词:裸燕麦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品种适应性 试点代表性 
北方半干旱区燕麦带状间作模式构建及经济效益分析被引量:3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5期55-65,共11页王月 张鹏鹏 施磊 臧华栋 葛军勇 曾昭海 杨亚东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B-5)。
[目的]在晋北农牧交错带进行燕麦不同带状间作模式种植,通过探究其产量效应及经济效益筛选出适宜当地生态环境的种植模式,以期优化晋北地区种植结构、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方法]于2019年5-10月在山西省灵丘县开展大田试验,构建了燕麦‖...
关键词:燕麦 豆科作物 带状间作 边行效应 经济效益 
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及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11
《麦类作物学报》2022年第7期902-910,共9页冯文豪 佟越强 杨亚东 葛军勇 臧华栋 曾昭海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B-5);内蒙古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21SZD0017)。
燕麦是世界第七大栽培作物,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因其具有抗旱、耐瘠薄等特性,在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明确全球燕麦生产时空演变规律,可为中国燕麦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本研究基于1961-...
关键词:燕麦 时空演变 效率优势 规模优势 
半干旱区生物菌肥替代氮肥对裸燕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1期5-10,共6页杨国威 杨亚东 臧华栋 赵宝平 胡跃高 高卿 王凤梧 曾昭海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经费资助(CARS-07-G-4,CARS-07-B-5)。
生物菌肥作为一种新兴肥料,具有促进农作物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提高产量的作用。为探究氮肥配施生物菌肥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裸燕麦(坝莜八号)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2017年期间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进行了3年田间试验。试验设置...
关键词:燕麦 生物菌肥 化学氮肥 产量 产量构成 
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分析被引量:1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8期23-32,共10页马怀英 王上 杨亚东 冯晓敏 曾昭海 任长忠 臧华栋 胡跃高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7-B-5)。
为筛选出最佳的燕麦与豆科作物间作模式,基于2011—2014年大田试验和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分析燕麦‖绿豆、燕麦‖花生与燕麦‖大豆3种间作模式的产量、经济效益与碳足迹。研究表明,3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的产量优势,其中燕麦‖花生和...
关键词:燕麦 豆科作物 间作 经济效益 碳足迹 
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作物氮素累积与转移规律被引量:18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8年第3期617-624,共8页冯晓敏 杨永 臧华栋 钱欣 胡跃高 宋振伟 张卫建 曾昭海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8-B-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1-11;201503120);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CARS-22-G-1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16M591299)资助
【目的】研究燕麦‖花生间作系统中燕麦和花生的地上部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花生根瘤固氮酶活性、固氮量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量,明确间作花生固氮特性及花生向燕麦的氮素转移规律,进一步探索间作体系下氮素的循环机理。【方法】本研究...
关键词:燕麦花生间作 根瘤固氮 氮素吸收 氮素转移 ^15N同位素标记 
东北地区西部不同燕麦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被引量:8
《麦类作物学报》2017年第8期1105-1111,共7页钱欣 臧华栋 葛军勇 曾昭海 任长忠 郭来春 王春龙 胡跃高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8-B-1)
为给东北地区西部种植模式优化提供可行的带状间作组合,于2014-2015年,在吉林省白城市开展了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燕麦//玉米、燕麦//向日葵及燕麦//绿豆三种带状间作模式的产量及氮素吸收效应。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均具有显著...
关键词:带状间作 土地当量比 氮素吸收当量比 边行效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