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明

作品数:10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集体主义虚假档案功利利益观高校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高教研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教学与研究》《档案学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人的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1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1-5,共5页刘世明 
2005年度天津市社会科学资助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53WJ97)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人的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其一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是个体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应当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逐步实现人的全...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的可持续发展 协调共进 
树立正确的利益观被引量:12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1-5,10,共6页刘世明 
需要和利益是社会发展的动因。在如何对待利益问题上,存在种种错误认识和模糊观念。纠正这些错误认识,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利益观,必须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利益与理想的统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求利目的与求利手段的统一。
关键词:利益 功利 理想 集体主义 
虚假档案判断的研究被引量:2
《档案学研究》2003年第1期19-21,31,共4页刘新安 刘世明 
本文针对档案真实性的另一个层次 ,对虚假档案的判断作了研究、阐述 ,它提出了虚假档案判断的原则和几种不同条件下判断的具体标准 ,并提出档案整理的技术错误 。
关键词:档案真实性 虚假档案 判断原则 档案管理 判断标准 
档案真实属性的研究被引量:15
《档案学研究》2002年第4期3-5,10,共4页刘世明 刘新安 
档案的真实性具有整体和个体两个不同的层次 ,并利用了归纳、系统、文献比较等不同认识方法 ,从档案整体的层次 ,证明了“档案是真实性的”的传统认识的正确性 ,并给予了论证。整体档案的真实性与虚假档案的客观存在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
关键词:档案学 档案 真实性 虚假档案 
德育一体化运行机制研究被引量:17
《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70-73,共4页刘世明 
坚持以“两课”教育为主渠道 ,同时与日常思想教育相结合 ,即德育一体化 ,是建立和完善面向新世纪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新思路。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避免“两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使日常思想教育成为“两...
关键词:德育一体化 运行机制 教育网络 德育系统 高校 评估 
古今“德治”之比较被引量:1
《理论与现代化》2001年第5期19-22,共4页刘世明 
儒家“德治”思想是以忠君孝悌为核心;特点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重义轻利、重德轻法,其价值导向是整体主义;我们的“德治”思想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道德与政治相对分开,规避“双重人格”的出现,主张义利并重、德法兼治,其价值导向是集...
关键词:德治思想 道德政治化 儒家思想 集体主义 道德建设 为人民服务 
关于道德的历史思考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6-9,,28,,共5页刘世明 
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 ,正确估量了道德的社会效用 ,告诫全党必须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这是从源头上防止政治腐败的治本之策 ;同时 ,提醒人们防止出现“道德政治化”、“道德经济化”倾向。在社会转型期 ,必须坚持正确的社会...
关键词:历史 传统道德 双重人格 道德政治化 道德经济化 以德治国 
积极探索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第6期51-52,共2页刘世明 
关键词: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工作 学生 德育工作 
关于价值观念体系和社会中坚
《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12期49-49,共1页刘世明 张柏荣 
价值观念系指主体对外界事物进行评价、选择、改造和利用的根本态度。它不仅能够启动主体的思想动机,确立主体的理想目标,而且能够影响主体的思想方式,乃至世界观的走向。
关键词:价值观念体系 终极价值目标 实现途径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精神 思想基础 文明建设 根本态度 影响主体 
简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取向原则
《理论与现代化》1994年第6期24-27,共4页刘世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拓展,已经和正在引起人们原有价值观念的嬗变。从主导方面和发展的角度看。
关键词: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条件 社会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个人需要 人的需要 价值关系 社会价值目标 对象性活动 人类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