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晶

作品数:14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乡村小城镇城乡规划学脱贫城市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城市问题》《南方建筑》《华中建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自然屯—行政区”复合单元的乡村“三生空间”功能协调评价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
《小城镇建设》2025年第1期107-116,共10页赵梦龙 耿虹 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都市地区小城镇非均衡收缩的特征、机制与规划应对——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1878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金“基于CAS理论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功能—空间协同组织模式——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2108052)。
统筹乡村区域“三生空间”协调有序发展,是破解乡村之间不平衡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的背景下,乡村基层单元的空间冲突与适配矛盾仍普遍存在,但与之对应促进区域协调的单元调整方案却十分匮乏。研究以贵州省安顺...
关键词:“自然屯—行政区”复合单元 乡村区域协调发展 “三生空间”功能 耦合协调度 安顺市西秀区 
镇村“产业—空间”格局的时空特征及组织机制——以武汉市为例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4年第6期45-52,共8页徐里格 范在予 耿虹 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052)。
小城镇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支点,探索“产业—空间”格局的时空特征与组织机制是推进镇村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武汉主城区周边镇村产业为研究对象,以高德2012—2019年全量POI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核密度分析、趋势面分析、最...
关键词:镇村产业 时空分布 地域格局 双重差分法 地理探测器 武汉市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房建设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
《测绘地理信息》2023年第2期27-31,共5页耿虹 姚怡冰 杨龙 周博为 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306,52108052)。
依托2021年湖北省乡村建设评价工作,选取远安县、孝昌县、罗田县作为典型样本县,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和半结构式访谈,综合评估湖北省典型县的农房建设特征。调查研究发现:(1)各乡镇农房建设水平差异较...
关键词:农房评估 提升策略 乡村建设评价 湖北省 
文化生态视角下脱贫后乡村振兴的逻辑与路径——以滇西南地区直过民族乡村为例被引量:9
《城市规划》2022年第11期106-115,共10页乔晶 耿虹 李玥 李彦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78040):精准扶贫下的滇西南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特征、效用评估与规划整固研究——基于返贫风险视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108052):基于CAS理论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功能-空间”协同组织模式——以武汉市为例。
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多主体扶贫行为的规模化介入与跨越式发展的引领下,地方性空间生产逻辑发生突变,使得滇西南直过民族乡村原生的“自然-文化”共同体被赋予了新的形式与内涵,在大幅提升发展水平的同时,也蕴含了由于文化生态突变而导致...
关键词:乡村振兴 脱贫后乡村 文化生态 直过民族乡村 滇西南 
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老城绿地空间系统供需评价--以广州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22年第11期118-122,共5页徐里格 熊章瑞 耿虹 乔晶 黄佳磊 
以城市更新战略为抓手的老城空间供需关系调整,是推动城市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其中老城绿地空间系统作为缓解城市空间公平问题、提升绿地系统的社会服务功能、改善居民健康福祉的重要载体,需将使用者的需求偏好同设施供给、环境...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 需求评价体系 老城更新 城市高质量发展 广州 
城乡规划学科演进逻辑、面临挑战及重构策略被引量:13
《规划师》2022年第7期23-30,共8页耿虹 徐家明 乔晶 高鹏 杨龙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构为城乡规划学科建设提供了创新动力和改革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城乡规划学科发展经历了从建筑学下设城市规划专业,到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设立,再到城乡规划学融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发展“三部曲”。城乡规划学通...
关键词:城乡规划学 学科建设 演进逻辑 国土空间规划 
“新经济流”视角下小城镇空间演化及开发边界划定初探
《小城镇建设》2022年第6期5-15,共11页耿虹 杨龙 乔晶 高鹏 尹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CAS理论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功能—空间协同组织模式——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210805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大都市地区小城镇非均衡收缩的特征、机制与规划应对——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1878306)。
小城镇空间是小城镇功能组织在镇村地域空间系列上的投影,其空间开发边界划定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传导,也需顺应小城镇空间演化的客观规律。“新经济流”发展过程中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网络化特征影响着小城镇空间演化规律,重构着空间...
关键词:小城镇 “新经济流” 开发边界 镇级国土空间规划 小河镇 
“城市人”视角下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4
《南方建筑》2022年第2期64-71,共8页李佳佳 耿虹 陈都 乔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yjsCXCY076):“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规划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8040):滇西南地区乡村空间重构特征、效用评估与规划整固研究——基于返贫风险视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08052):基于CAS理论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功能-空间”协同组织模式——以武汉市为例。
“城市人”规划理论是“人”在自存共存的平衡原则下创造的最优空间,而民族村寨作为一种“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一种人类聚居形式,具有典型“城市人”匹配典型人居的空间属性。因此,基于“城市人”规划理论,结合鄂西南地区土家族民族村...
关键词:“城市人”理论 民族村寨 保护与发展 路径 
中小城市传统商业街区活化振兴营造策略研究——基于日本高松丸龟町商店街的经验启示被引量:4
《国际城市规划》2022年第1期124-133,共10页耿虹 李彦群 乔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83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2108052)。
自1990年以来,日本高松丸龟町商店街开展了为期近30年的振兴营造,通过采用民间主导、共同设计、以人为本等营造理念实施紧凑型商业空间整治,以及强化其公共物品属性的城市设施更新,推动商业街治理主体与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
关键词:商业街区 紧凑空间 活性化营造 街区振兴 以人为本 公共物品 高松丸龟町商店街 
生态文明下乡村共同体的重构——基于罗尔斯顿“荒野”生态哲学的视角被引量:7
《中国园林》2020年第12期79-82,共4页乔晶 吕宁兴 耿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都市地区小城镇非均衡收缩的特征、机制与应对——以武汉市为例”(编号51878306)资助。
工具理性导向的市场经济向乡村的嵌入导致了乡村共同体的解构,引发了共同体与自然的关系失和、乡村共同体价值认知失序及共同体转型与传承的失范等危机,乡村共同体亟待重构。罗尔斯顿的“荒野”生态哲学为乡村共同体的重构提供了契合当...
关键词:风景园林 荒野 乡村共同体 自然价值观 生态文明 空间规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