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晔

作品数:13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画融合诗画一律诗画交融中和之美中国古典舞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博》《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艺术百家》《中国美术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油画的路究竟怎么走? ”主持人语
《中国美术研究》2024年第1期4-4,共1页刘晔 
中央美院原院长靳尚谊先生最近一段关于评画标准的言论,引起了广泛关注,靳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评画的标准根本不是准不准,像不像,内容如何,都不重要。实际上我们评画的标准,从古典一直到现代主义的抽象,一个标准,就是好看,这个好看,...
关键词:学术论争 美术研究 中央美院 主持人 靳尚谊 评画 三个因素 好看 
当前民间工艺美术保护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被引量:8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4年第6期125-129,共5页刘晔 陆培亚 孙睿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研究>(2010JDXM0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民间工艺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重要的一部分,其保护和发展的现状也受到世人的关注。但随着"非遗热"的兴起,当前民间工艺美术保护工作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保护...
关键词:民间工艺美术保护 问题 对策 
“和谐”美学思想与中西方绘画特点的形成被引量:5
《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90-94,共5页刘晔 
国家"985工程""科技伦理与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中西方"和谐"美学思想有着不同的内核。中国的和谐美注重情感抒发的适度和"天人合一"的整体美;西方的和谐美偏重于形式,强调对立的和谐统一。中西方绘画在不同的"和谐"美学思想观照下,从题材内容、情感表达、形与神、人与自然等方面呈...
关键词:和谐美  对立 中西方 传统绘画 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诗画交融的理论轨迹被引量:9
《艺术百家》2006年第7期126-129,共4页刘晔 
中国传统的诗画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由最初的关联比较、影响借鉴,到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直至最终的融合一体、合而为一,形成了一条清晰的理论轨迹。
关键词:中国传统诗画 诗画一律 融合 
中国古典舞与“中和之美”被引量:9
《艺术百家》2005年第6期116-117,112,共3页刘晔 
“中和之美”是我国传统艺术所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在情感抒发上反对情之过甚,倡导中正平和、温柔敦厚;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反对执其一端,强调不同的、对立的因素参和济成、综合协和,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中国古典舞无论就情感言还是就艺...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中和之美 和谐 
中国传统诗画同质论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刘晔 
中国传统诗画之间向来存在着亲缘关系,其原因在于它们有着相同的本质特征。这相同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功利、实用的价值取向;在与创作主体和审美主体一人的关系层面上,表现为主体情意的抒发...
关键词:本质 政教功能 审美追求 艺术精神 
言象结合对意义空间的拓展——论中国传统诗画的融合
《艺术百家》2004年第6期126-128,共3页刘晔 
"言有尽而意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不尽意、言难达意等等这种言与意之间的矛盾关系,在哲学上形成了著名的"言意之辨"。古人解决言意矛盾的办法是,在言与意之间加进"象",通过"立象以尽意"。而言与象的结合,则大大拓展了意的表达...
关键词:言意之辨 言象结合 诗画融合 
神秘的药王山
《文博》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刘晔 罗宏才 
说起名闻遐迩的五台山,人人都知道它在山西省,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大多数人不知道陕西省也有一个五台山,位于耀县县城东2.5公里处,山上有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峰,顶平如台,满山树木葱茏,它乃是初唐被民间尊奉为...
关键词:神秘 初唐 隐居 民间 五台山 佛教 名医 名山 陕西 
鸿蒙初辟结因缘——论中国传统诗画的融合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年第4期64-66,共3页刘晔 
中国古典诗歌以汉字作为它的承载体,汉字既是诗歌的血肉,又是诗歌的魂魄。从汉字的起源考察,我们发现诗歌与绘画有着同源性关系,中国诗歌也是一种视觉艺术。以汉字为关纽,中国传统诗画在鸿蒙初辟就结下了因缘。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汉字 绘画 视觉艺术 
古典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被引量:1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94-96,共3页刘晔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引进比较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同类诗歌不同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乃至诗中人物形象的比较 ,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审美鉴赏力。
关键词:古典诗歌教学 比较法 审美鉴赏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