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作品数:42被引量:2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故实人物画抗战画题中国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艺研究》《艺术市场》《艺术百家》《中国书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傅抱石与20世纪中国画的现代演进
《美术》2024年第12期72-83,共12页张鹏 郑子艳 
本文为纪念傅抱石诞辰120周年而作。傅抱石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巍峨高峰,他才华奇卓,勤勉治艺,学术著述、笔墨佳构皆宏富,其人、其学、其艺对中国现代美术的探索和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和推动。作为不世出的通融型、学者型艺术家,他...
关键词:傅抱石 山水画 人物故实画 现代演进 其命维新 
王珂人物画中的“人间怀抱”
《画界》2023年第2期14-17,共4页张鹏 
鲁迅在《野草·一觉》中写道:“这自然使人神往的罢,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人间,对诗人而言,是摧心委情的辞赋出处;对思想家而言,是观事析理的寄思载体;而对画家来说,则是心摹手追、形诸笔底的活脱世界,进而言之,也是考量其艺术立...
关键词:艺术立场 辞赋 人物画 鲁迅 人间 
傅抱石“明清之际”遗民文人群像图绘考述被引量:1
《文艺研究》2023年第2期132-147,共16页张鹏 
傅抱石自抗战时期开始,创作了大量以历史故实、名贤典故为题材且寄寓现实思考与时代理想的人物故实画,这构成其绘画创作的一大品类。这类画作按主题可分为屈原与《楚辞》、“东晋六朝”、唐宋诗意、“明清之际”、文人与画史故事等六个...
关键词:抗战时代 遗民文人 《楚辞》 民族意志 文化内蕴 明清之际 时代精神 傅抱石 
简净而宁静的力量——李芳工笔人物画读后
《美术》2022年第7期80-83,共4页张鹏 
着力描写藏区民风人情的画家与画作,近年在各类展览中屡见不鲜,但视角和手法因人而异。在这一题材潮流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某些程式化、概念化的创作方式,以及较为雷同的画面意蕴与精神指向。固化的风格与创作惯例,会形成一种羁束,诸...
关键词:工笔人物画 精神指向 因人而异 程式化 
激扬砥砺的青春之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手记
《中国书画》2022年第2期118-119,共2页张鹏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一直秉承着传承中华文脉、记录时代气象的信念,志在培育肩负使命、胸怀家国、勇于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美术家。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正是基于这一根本理念,整体统筹课堂教学和学科建设,通过学校与社会多方协作,共同建构并...
关键词:高等美术院校 美术作品展 学校与社会 全面育人 教学成果 现代美术教育 青春之歌 课堂教学 
王珂人物画中的“人间怀抱”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22年第1期101-107,共7页张鹏 
鲁迅在《野草·一觉》中写道:"这自然使人神往的罢,然而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人间,对诗人而言,是摧心委情的辞赋出处;对思想家而言,是观事析理的寄思载体;而对画家来说,则是心追眼目、形诸笔底的活脱世界,进而言之,也是考量其艺术立场...
关键词: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艺委会委员 中国画专业 美术创作 中国艺术研究院 首都师范大学 博士课程 
何为“圆融的艺术史”
《荣宝斋》2021年第6期180-181,共2页张鹏 
圆融的艺术史,是笔者近年在教学和科研中总结出的一个概念。其远者,可以承续近代以来学科碎片化的趋势,其近者,针对当下本、硕、博艺术专业学生整体人文素养的高度缺失。曾几何时,艺术和人文都是大概念,浸淫期间的所有人物和故事。
关键词:艺术专业学生 人文素养 艺术史 教学和科研 圆融 碎片化 曾几何时 
略谈中国画画题研究之意义
《荣宝斋》2021年第4期184-185,共2页张鹏 
近年在对人物故实画的研究中,笔者关注了中国画的画题问题。顾名思义,画题就是绘画的主题,也可指绘画的题材和内容。中国画范畴内的人物、山水和花鸟三科,皆有自身的画题系统,这是伴随古往今来创作经验的不断积蓄而渐次生成的。画题的生...
关键词:画题 中国画 创作经验 文人心态 文化特质 花鸟 绘画 价值观念 
呼唤正大雄强的美术创作
《荣宝斋》2021年第3期162-163,共2页张鹏 
纵览中国的文化史、文学史、美术史,凡是波澜壮阔的时代,必然产生正大雄强的文艺作品,反之而言,也正是这样的作品,真诚记录了这些辉煌的大时代,将历史文化刻入民族记忆。正大是一种尺度和立场,雄强是一种风范和气魄,两者互为表里,交融...
关键词:民族记忆 美术创作 阳刚 文艺作品 关键词 交融共生 互为表里 雄健 
艺术史个案研究方法献思
《荣宝斋》2021年第2期182-183,共2页张鹏 
对艺术家个案的聚焦、挖掘和梳理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中西皆然。藉此途治艺术史,已诞生出若干经典成果,很多都是普遍为人熟知的,不再罗列。研究方法是学术的津梁,而对方法的持续反思和革新更是推进学术的有效保障。反思艺术史个案...
关键词:学术眼光 艺术史研究 感性与理性 宏观与微观 整体与局部 个案研究 理想途径 有效保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