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怡萱

作品数:8被引量:8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音乐传统音乐保护民族文化传播少数民族音乐云南少数民族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黄河之声》《北方音乐》《民族音乐》《通俗歌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传播现状与展望被引量:6
《音乐传播》2016年第3期100-102,共3页杜怡萱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宝库。其音乐资源多样化且个性鲜明,但过强的个性也增大了特定音乐文化遗产广泛传播的难度。另外,相关保护与传承工作所需资金的整体匮乏与传承人的断档,也阻碍了这些音乐资源作为文化符号在大众传媒...
关键词:云南音乐 少数民族音乐 传统音乐保护 民族文化传播 
地方高校音乐课程结构及教学模式评价——以曲靖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
《北方音乐》2016年第16期187-187,共1页杜怡萱 
音乐课程体系的设置对学生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完整的教学体制是音乐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音乐教育方向的重要导向。除了专业性音乐高校外,地方高校的音乐舞蹈学院近年来也处于蓬勃发展的趋势。本文以2010年到2014年...
关键词:音乐课程 体系 模式 
一生研读三千卷 二十五史续华章——音乐史学家刘蓝教授
《民族音乐》2016年第2期64-65,共2页杜怡萱 
由中国音乐史学家、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刘蓝教授著述的《二十五史音乐志》,将每个朝代的“音乐志”悉数收录书中,除了对历朝历代的音乐志加以摘录和注释外,书中在每个篇章的结尾处加以“补遗”“解读”“评说”,使历史这一...
关键词:中国音乐 二十五史 史学家 教授 研读 研究生导师 艺术学院 硕士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黄河之声》2016年第2期120-121,共2页杜怡萱 
《乐记》是西汉时期从汉武帝到汉成帝百年间的一批儒者抄录先秦诸子著作加以编纂而成。全文共十一篇,它论述了音乐的本质和本源,体现了出了其理论的辨证统一的哲学思想。本文从乐和礼异、治心象德、与政明通、和移风易俗四个方面来论述...
关键词:《乐记》 礼乐 教化 移风易俗 
制乐而不为乐制
《北方音乐》2016年第2期211-211,共1页杜怡萱 
本文综述了音乐评论的特点,剖析了出现百家之言的现象的原因。即:生活经验、价值观、阅历、和思维的差异。从个性与共性,理性与感性的角度对上课的内容进行评论,就是在客观的事实面前呈现出多样化的见解,尽量的遵循音乐本体的规则下各...
关键词:评论 客观 本体 多样 
艺术歌曲《古老的歌》赏析
《通俗歌曲》2015年第12X期96-96,共1页杜怡萱 
文章以歌曲《古老的歌》为例,通过对歌曲背景的介绍、歌词意境、情感把握、尤其是对歌曲意境的分析,由表及里综合论述了这首歌的艺术特点和魅力。歌曲的创作背景从外因自然环境和内心人文情怀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丰富了读者的审美感...
关键词:艺术歌曲 意象意境 人文情怀 
《淮南子》音乐中的哲学观
《黄河之声》2015年第18期115-115,共1页杜怡萱 
《淮南子》成书于两汉,是以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为主,广泛吸收百家的思想。主要依托"道"的思想,将诸子百家的观念融入其中,因而它形成了既相互矛盾,又相互包容的独特价值观。用联系的观点阐明音与音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密不...
关键词:道家 哲学 观念 
从施光南作品特色中探索云南民族音乐传播与发展的新理念被引量:2
《北方音乐》2015年第16期21-22,共2页杜怡萱 
施光南对推进社会发展和传播文化艺术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剖析他的作品特征。同时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将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逐步与审美主体相连接,客观的探究少数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接轨的途径,云...
关键词:施光南 大众审美 传承 保护 理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