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斌

作品数:16被引量:18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青少年同伴拒绝班级中介作用欺负行为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心理学》《中国特殊教育》《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班级师生关系调节学生反欺凌态度与欺凌行为的关系:一项多水平分析被引量:4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3年第4期550-558,共9页余易达 潘斌 苗新煜 陈光辉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预防与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研究”(17JZD05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学)“校园欺凌中旁观行为的产生机制及干预对策研究”(BBA210031)。
以46个班级的1725名5~8年级学生为被试(男生940人,年龄12.78±1.14岁),采用多水平模型考察学生反欺凌态度对个体欺凌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体感知的、班级整体的师生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学生反欺凌态度能显著负向预测学生的欺...
关键词:反欺凌态度 欺凌行为 师生关系 多水平模型 
童年晚期至青少年早期攻击和同伴侵害的关系:交叉滞后研究被引量:10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年第5期701-709,共9页纪林芹 张蒙 董美慧 潘斌 张文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100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MC025)。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2178名小学生为被试(平均年龄11.05±0.69岁,男生1132人)自5年级追踪至8年级,通过纵向交叉滞后模型对攻击与同伴侵害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各年级关系攻击均可预测之后的关系侵害,7年级身体攻击预测8年级身体侵...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攻击 同伴侵害 纵向联系 
基于功能与形式的攻击分类:利特尔攻击量表在中国初中生中的信效度检验被引量: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3期523-528,517,共7页王昕 陈亮 潘斌 李雪琳 张洁 张文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SH053)
目的:考察将攻击行为的功能和形式结合起来的分类方式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检验中文版利特尔攻击量表(Little’s Aggression Inventory,LAI)在我国中学生中的信效度。方法:采用利特尔攻击量表对952名7~8年级的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关键词:攻击行为 信度 效度 测量等值性 
班级环境如何影响受欺负者的适应?健康环境悖论及其发生机制被引量:7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年第2期298-304,共7页刘晓薇 潘斌 李腾飞 张文新 Christina Salmivalli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58)
"健康环境悖论"是指在受欺负水平相对较低的环境中,受欺负个体有更多的适应问题。通过梳理相关实证研究,本文从人际与认知两大方面分析健康环境悖论的发生机制。人际机制强调健康环境会影响同伴群体对于受欺负者的态度和受欺负者的友谊...
关键词:受欺负 班级环境 健康环境悖论 
美国尊重步骤项目对我国欺凌防治实践的启示被引量:3
《中国特殊教育》2021年第3期73-77,83,共6页周东蕤 柳霖 李腾飞 潘斌 纪林芹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预防和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17JZD05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神经生理活动、气质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行为问题的影响:独特效应与共同作用”(项目批准号:ZR2019MC025)。
校园欺凌防治已成为我国学校教育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美国儿童委员会研发了旨在预防干预校园欺凌问题的尊重步骤项目,尊重步骤项目以社会生态模型为基础,整合了社会情感学习框架,设计了包含学校、班级和个人层面的预防干预措施...
关键词:尊重步骤项目 校园欺凌 预防干预 
受欺负与青少年外化问题关系的“健康环境悖论”:敌意性归因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6
《心理学报》2021年第2期170-181,共12页刘晓薇 潘斌 陈亮 李腾飞 纪林芹 张文新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0280,31971008)。
“健康环境悖论”是指在总体受欺负水平较低的环境中,受欺负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多适应问题。本研究以来自47个班级的1764名5年级到8年级学生为被试(男生956人,平均年龄14.46岁),考察了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在个体受欺负经历与外化问题间的...
关键词:健康环境悖论 受欺负 外化问题 班级平均受欺负水平 敌意性归因 
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的欺负行为: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作用检验被引量:5
《心理发展与教育》2020年第6期715-724,共10页张洁 陈亮 张良 潘斌 李腾飞 纪林芹 张文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SH053)。
采用班级整群抽样法选取1847名3~6年级小学生(男生987名;平均年龄10.73±1.16岁)及其家长为被试,采用问卷法考察父母心理控制与小学生欺负行为的关系,同时探讨敌意归因和冷酷无情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小学...
关键词:父母心理控制 欺负行为 敌意归因 冷酷无情 
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与关系攻击的异质性共发模式、稳定性及其与同伴关系的联系被引量:8
《心理科学》2020年第5期1095-1102,共8页纪林芹 高敏 张良 潘斌 张文新 
教育部哲社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58);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MC025);泰山学者工程的资助。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967名青少年被试(年龄13.22±0.36岁)进行三年追踪,运用个体定向方法考察青少年早期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异质性共发模式及其稳定性、与同伴关系间联系。结果发现三时间点均存在5个身体—关系攻击共发模式组:高身体...
关键词:身体攻击 关系攻击 共发模式 稳定性 同伴关系 
敌意归因问卷中文版测量学分析及初步应用被引量:9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0年第2期306-310,408,共6页张洁 潘斌 陈亮 李腾飞 张文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6CSH053)。
目的:修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下使用的儿童青少年敌意归因问卷。方法:基于Nelson等修订的中文版敌意归因假设故事情境问卷对3215名3-8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具型-关系型敌意归因二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14...
关键词:敌意归因 信度 效度 测量等值性 
青少年早期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被引量:27
《心理科学》2018年第3期579-585,共7页纪林芹 潘斌 王春燕 娄萍 陈亮 张文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BBA140048)的资助
采用间隔1年的追踪设计使用结构方程建模对1068名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间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同伴侵害和青少年抑郁之间显著正相关;(2)先前抑郁水平对随后个体遭受的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
关键词:青少年早期 同伴侵害 同伴拒绝 抑郁 交叉滞后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