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晓伟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客观性历史知识曼德尔新实用主义蒯因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社会科学》《史学月刊》《世界历史》《历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历史书写中的真理、客观性和证据被引量:5
《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152-160,共9页 顾晓伟 
之所以引入广义的实用主义路径,旨在阐明真理和客观性在历史学科中的作用。历史学并不需要一种新的真之理论,但有必要借用理论术语来分析历史研究中真理概念是如何被理解和使用的。所谓真理是指历史编纂学意义上所确认的一个认识论术语...
关键词:真理 客观性 证据 共识 实用主义 话语行动理论 
后分析历史哲学与历史知识客观性的重建-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一个新趋向被引量:5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7年第4期66-81,共16页顾晓伟 
新世纪以来,西方史学理论界关于历史哲学向何处去的论争此起彼伏,大致可以梳理出渐趋融合且深藏对立的两种进路:其一是叙述主义历史哲学内部的调整和超越;其二是分析的历史哲学的新发展和新突破。后分析历史哲学家继续借鉴英美科学哲学...
关键词:历史证据 历史知识的客观性 蒯因 海登·怀特 新实用主义 
大数据时代史学的人文关怀被引量:4
《史学月刊》2017年第5期19-24,共6页顾晓伟 
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的学术及其史学,人们常将互联网或大数据时代看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其地位不亚于人类社会从口述传统向文字书写传统的转变,其效应也不逊于近代古腾堡印刷术的推广所带来的社会和知识革命。
关键词:里程碑事件 知识革命 孔多塞 印刷技术 何冰 人文关怀 人类社会 历史研究 德罗伊森 史学方法 
在“交流”与“对话”之间重建“家学”——以章学诚研究的接受史为例被引量:4
《国际汉学》2017年第1期114-120,共7页顾晓伟 
自梁启超运用西方进化论改造"传统史学",倡导"新史学"以来,西方的现代性视域就成为了我们不证自明的参照系,中西史学由此走上同质化的旅途。在20世纪中西史学之间的互动和交错中,本文尝试以章学诚研究的接受史作为线索,辨析以马克思主...
关键词:传统史学 家学 新史学 世界史学 
西方柯林武德研究述评被引量:2
《史学月刊》2017年第2期112-124,共13页顾晓伟 
柯林武德生前在同时代的英国思想界并不彰显,其思想主要是随着遗稿《历史的观念》(1946)的出版才逐渐为世人认可。二战后的西方柯林武德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与战后英美史学理论的兴起相关,早期的柯林武德研究主要围绕历史哲学问...
关键词:西方历史哲学 柯林武德 《历史的观念》 
试析曼德尔鲍姆对历史相对主义的驳论——基于历史知识客观性问题被引量:2
《历史研究》2016年第2期56-74,191,共19页顾晓伟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历史理性的重建--以曼德尔鲍姆的史学理论为中心"成果之一
在美国史学理论发展史上,20世纪30年代的历史知识客观性论争,在美国职业史学共同体内部持续发酵,最终促成围绕历史知识性质展开讨论的分析派历史哲学的诞生。以贝克尔和比尔德为代表的历史学家声言要与承继欧洲传统的史学决裂,以便建立...
关键词:历史相对主义 曼德尔鲍姆 事实与价值 关联性 因果性 
战后英美史学理论界关于“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论争——以曼德尔鲍姆的批判为线索被引量:2
《世界历史》2016年第4期143-154,160,共12页顾晓伟 
北京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资助;批准文号:310422118
"历史解释"与"历史叙述"的论争是英美分析派历史哲学关于历史知识性质的核心议题。首先,分析的历史哲学关于"历史解释"的讨论是对欧洲大陆历史主义传统中将自然(自然科学)与历史(历史科学)分成两撅的反叛,它摒弃了批判的历史哲学的"历...
关键词:分析的历史哲学 历史解释 历史叙述 曼德尔鲍姆 英美史学理论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