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蓉

作品数:51被引量:1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名士春秋魏晋南北朝教学方法历史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教学(下半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教育科学文摘》《长江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白嘉轩的自我矛盾性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101-104,共4页刘蓉 
20世纪初期以来,家族母题小说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变迁之后,文人开始追寻传统文化的意义,对传统家族的合理性进行阐释。《白鹿原》正是90年代追寻家族文化内涵的文本之一。然而本文从解构主义角度出发,深刻分析白嘉轩自身的合理性和自身的...
关键词:白嘉轩 自我矛盾性 家族解构 反思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19期15-16,共2页刘蓉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才,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对于社会繁荣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最高价值目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个性等多方面内容,具有深刻的理...
关键词:马克思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大学生 
乡土书写的“善”与“恶”——以鲁迅的《故乡》和沈从文《边城》为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84-87,共4页刘蓉 
鲁迅以其辛辣冷酷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旧时代中国国民性之"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成为鲁迅结构文章的总体思路。可是,《故乡》作为其特殊的乡土文本而存在,让我们重新认识到在近似于"恶"的批判视野下,鲁迅对于乡土中国以及中国国民...
关键词:国民性 《故乡》 乡土情结 《边城》 精神归属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陕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活动被引量:1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32-34,共3页李娜 刘蓉 
继春秋之后,魏晋南北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大分裂时期和民族大融合时期。这一时期,先后有多个民族在陕北地区建立政权,除汉族外,还包括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多个少数民族。这一时期的陕北"胡汉杂处、战争频繁、王朝更迭、百姓迁徙"...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陕北地区 少数民族 
利用有声思维培养高中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31期85-86,共2页刘蓉 
本文描述了有声思维研究的起源与发展,探讨了有声思维与元认知策略的关系,以及有效利用有声思维培养高中英语学习元认知策略之途径。
关键词:有声思维 元认知策略 自主学习 
统万城建城及相关问题研究被引量:1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7-90,94,共5页周阳阳 刘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北历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07BZS04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07JK160)
从赫连勃勃建造统万城、统万城的发展阶段对统万城的历史沿革做了全面的、系统的阐述,并总结了前人有关统万城建城起讫时间及与奢延城、大城、朔方县的相关问题上的各类观点,以及现今统万城的状况,以供对统万城历史感兴趣的人作一较全...
关键词:赫连勃勃 大夏 统万城 
统万城建城16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9-21,共3页周阳阳 刘蓉 
陕北历史民俗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项目编号:07BZS043);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基金项目"陕北历史民俗文化研究(项目编号:07JK160)"
"统万城建城1600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在陕西省靖边县召开的第一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是继2003年"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之后的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盛会。此次会议在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中共靖边...
关键词:统万城 学术研究 综述 
六十年来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研究综述被引量:3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年第2期13-29,共17页张俊英 刘蓉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分裂动荡、战乱纷争的时代,百家争鸣、宗教大发展,科技不断创新,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重要地位。根据曹文柱、李传军《二十世纪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5期)的论述,建国以后60年来中国魏晋...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史 中国思想 思想文化研究 1949-1966年 人民出版社 综述 《历史研究》 研究著作 
陕北纪氏渊源考略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74-77,92,共5页刘蓉 王峥 
延安市科技局项目"陕北主要姓氏分布及源流演变(2009KS-25)"
陕北纪氏原籍安徽凤阳蒙城,明初纪氏高祖纪二翁随徐达军攻克陕北,因戍守于绥德卫,落籍陕北。纪氏累世以军功显,且以家传医术闻名乡里。同时,利用明政府实行开中制的政策便利,纪氏运粮输边,贩盐淮扬,积累起雄厚的经济基础,富甲一方。随...
关键词:陕北 纪氏 人口流动 社会变迁 
陕北主要姓氏来源及其特点被引量:1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08-112,共5页刘蓉 王峥 
延安市科技局项目"陕北主要姓氏分布及源流演变"(2009KS-25)
陕北目前主要姓氏约有三百多种,其中张、王、刘、李为大姓,人数最多,遍布陕北各县市。此外,各县均有大姓巨族,如绥德马姓、安姓、霍姓,米脂高姓、艾姓、杜姓,清涧白姓、惠姓、师姓等。陕北姓氏来源复杂,明代以前居民称为土著,另有因仕...
关键词:陕北 姓氏 民族融合 社会变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