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琦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用药规律脾胃虚弱型温病学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药学学报》《中国医药科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研究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280-290,共11页吴凯瑞 叶宇 裴蓓 宋标 张艺 李婷婷 杨琦 刘云 李学军 
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项目(No.2022e07020023);安徽省卫生健康科研项目(No.AHWJ2023BBa20018);安徽省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No.0708-2021)。
目的 观察脾胃培源丸联合艾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方法 收集2022年6月—2023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将符合纳排标准的9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
关键词:脾胃培源丸 慢性萎缩性胃炎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炎症机制 身心状态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李学军教授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用药规律
《中国医药科学》2024年第15期101-105,共5页刘云 宋标 杨琦 李婷婷 裴蓓 张艺 李学军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85MH265);安徽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2022e07020023);安徽省名中医及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发展[2020]10号)。
目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具有一定优势,本研究将李学军教授治疗CAG患者的用药规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探索分析,同时进一步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采集李教授门诊(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首诊的2022年1—12月的CAG患者的...
关键词:李学军 慢性萎缩性胃炎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经验总结 
针药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被引量:3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657-661,703,共6页董港 宋标 裴蓓 张艺 杨琦 李婷婷 刘云 李学军 
安徽省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同攻关项目(0708-202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H265);安徽省名中医及基层名中医工作室建设(中发展[2020]10号)。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优势。方法:收集98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叶酸片治疗,观察组给予针药结合治疗,总疗程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针药结合 临床疗效 脾胃培源方 
中医临床思维在教学查房中的设计与实施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110-112,共3页张进军 杨琦 李曦雯 蔡红妹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125号)。
查房作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的重要手段,对于培养规培医师的中医临床思维,坚定从事中医临床的信心有关键作用。现以“消渴病”教学查房为例,按照启发式、问题式教学的思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坚持“以问题为导...
关键词:教学查房 中医临床思维 教学设计 消渴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肠化或异型增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4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2年第12期148-154,共7页裴蓓 温子昂 杨琦 王杰雨 曹青林 李学军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8085MH265)。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发生肠化或异型增生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收录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脾胃科收治的335例CAG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通过SPSS 26.0中单因素...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化 异型增生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李学军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22年第5期96-99,共4页杨琦 李学军 张艺 魏思媛 刘云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学军名中医工作室(中发展[2020]10号)。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中常见的一种慢性难治性疾病,西医治疗存在效果欠佳、易反复发作、副作用大等问题,运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独特的优势。李学军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主要在于饮食失调、劳倦失宜、情志失和;...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 病因病机 汤丸结合 用药特色 李学军 
国医大师徐经世“假左金”理论探析被引量:1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43-44,77,共3页张进军 刘怀珍 张莉 李永攀 杨琦 
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125号)。
国医大师徐经世根据左金丸配伍特点,以红豆蔻易吴茱萸,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具有醒脾消食,宣导瘀浊之效,借助黄连,通降胆火,保留了左金丸泻肝和胃的功效,而少了辛热伤阴之弊,亦增强了疏肝理气之功,更扩大了治疗适应症,其功胜于吴茱萸,创新...
关键词:徐经世 左金丸 假左金 红豆蔻 
刘兰林教授运用温病学理论治疗痤疮的处方用药规律及聚类分析被引量:3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8-10,20,共4页杨琦 刘兰林 郭锦晨 刘永尚 高兵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7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7089)
目的:探讨分析刘兰林教授治疗痤疮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刘兰林教授治疗痤疮的门诊处方单100张,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及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进行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药物类别及其性味归经频数...
关键词:痤疮 刘兰林 湿热 血热 用药规律 温病学 聚类分析 
基于频数分析的刘兰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用药规律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311-313,共3页刘永尚 刘兰林 陈冰倩 洪靖 杨琦 
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度学科重点建设项目(azyxk201505)~~
[目的]探索刘兰林教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特色和治疗规律。[方法]通过收集刘师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临证所开处方单,对符合黄褐斑证型的处方进行药物归类统计,使用Excel 2010总结各药物出现频次、药性药味、归经的频数分布和所占比例并...
关键词:黄褐斑 数据挖掘 刘兰林教授 重视气血 标本兼治 用药规律 
N-苄基苦参醇-苯磺酰呋咱杂合物的合成及其抗肝癌活性被引量:4
《药学学报》2015年第5期574-578,共5页何黎琴 杨琦 吴亚先 王效山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KJ2013A168)
以苦参碱为原料,经水解、苄基化、还原等反应得到N-苄基苦参醇,通过不同类型的连接基团,将其与呋咱氮氧化物偶联得到14个N-苄基苦参醇-苯磺酰呋咱杂合物,其结构经IR、MS、1H NMR确证。采用MTT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对多种肝癌细胞的体外增...
关键词:苦参碱 呋咱氮氧化物 抗肝癌活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