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作品数:12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戴维·洛奇英美文学天主教互文性巴赫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外语学刊》《文学教育》《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更多>>
所获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视域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探究
《译苑新谭》2024年第1期207-214,共8页张伶俐 张扬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20WWB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书写与空间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HIT.HSS.202131)的部分研究成果。
本文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为理论基础,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时政外宣文本英译的原则及规范。研究结果表明,期待规范制约下,译者能尽可能规避语法错误及“中式思维”;专业规范指导译者最大限度地实现译...
关键词:翻译规范理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翻译研究 对外宣传 时政外宣 
戴维·洛奇《小世界》的空间解读
《文学教育》2022年第31期50-53,共4页何可心 张扬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叙事研究”(20WWB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书写与空间意识研究”(HIT.HSS.20213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外语学科贯彻贺信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四个服务对策研究”(HIT.HSS.HXJS202005)。
《小世界》是戴维·洛奇的“校园三部曲”之一,是一部充满空间特质的作品。洛奇借助异质空间的分隔和融合完成了对整个作品叙事空间的搭建,刻画了独立且封闭的学者空间以及具有鲜明阶级性的学术空间,并通过不同异质空间分散性及群集性...
关键词:戴维·洛奇 《小世界》 空间分隔 空间融合 
戴维·洛奇小说中的双重意识空间写作研究
《外语教育研究》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张扬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叙事研究”(项目批准号:20WWB0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戴维·洛奇的空间书写与空间意识研究”(项目批准号:HIT.HSS.202131)。
通过对戴维·洛奇不同时期作品的剖析,明确了其前期文学创作是创作意识呈割裂态的独立个体,而中后期则是双重意识空间写作体系再建构的全新过程。洛奇中后期作品着重展现了对桎梏于信仰救赎框架中死亡与生命"双重意识空间"的思考,以及...
关键词:戴维·洛奇 双重意识 空间写作 认知空间 
建构与瓦解:戴维·洛奇小说中的二元对立与统一
《学术交流》2020年第5期164-172,共9页张扬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文学伦理学批评视阈下的西方新现实主义作品研究”(15WWB0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戴维·洛奇小说的伦理批评”(17YJA752008)。
戴维·洛奇的小说创作符合结构主义主题特征,宗教危机主题建构了其作品的框架。在天主教教义与教徒间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平衡点,将批驳、质疑与和解的思想转变过程建构于每一部天主教小说中。洛奇在创作中的实验精神,体现在他的解构主义...
关键词:戴维·洛奇 二元对立 统一 双重意识 对话 
巴赫金对话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系的审思被引量:2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91-96,共6页张扬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戴维洛奇小说的伦理批评”(17YJA752008)。
巴赫金的理论本质观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本质观极为相似,都具有明显的辩证统一特性。分析巴赫金“对话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关联,阐明在超越任何具体层面的意义基础上,除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文学与艺术层面的影响外,更是...
关键词:巴赫金 对话理论 马克思主义 文艺理论 
戴维·洛奇的朝圣之旅——戴维·洛奇的天主教文学创作艺术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15年第11期150-154,共5页张扬 
黑龙江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互文性理论的文本分析与研究"(11554105)
英国作家戴维·洛奇将个人对宗教危机的思考融入作品创作中,他的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在创作初期,洛奇利用戏拟与拼贴技巧将对教会的嘲讽隐藏于"文本狂欢"现象背后,行文中形成了荒诞与严肃对抗的张力场,在读者获得欢愉之余,引发对人性...
关键词:戴维·洛奇 天主教文学 英国文学 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诺思洛普·弗莱的叙事理论研究——以戴维·洛奇小说为例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5年第5期150-154,共5页张扬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学性的历史建构与文学研究范式转型"(13YJA751036);黑龙江省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互文性理论的文本分析与研究"(11554105)的阶段性成果
戴维·洛奇在小说创作中将诺思洛普·弗莱的叙事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作品体现"宗教中心论"、神话原型的移置与戏仿以及神圣喜剧U型叙事结构3大叙事特点。本文分析洛奇从放弃宗教信仰到回归过程中对"宗教中心"空间意义的思考;将弗莱叙事理...
关键词:戴维·洛奇 弗莱 《圣经》 神话原型 叙事结构 
巴赫金与互文性
《多元文化与多种视点的交汇》2013年第1期79-83,共5页张扬 黄芙蓉 
本项目受到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乌托邦向反面乌托邦的转变研究”(10D21);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互文性理论的文本分析与研究”(项目编号:11554105);以及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文性理论与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1C037)的支持.
对话理论与互文性理论处于不同理论背景和理论空间,理论定位也截然不同。前者注重语言交流中话语主体的话语权与对话性、异质性,而后者则注重语言文字的自我书写功能与文本自行运作的客观事实。从对话理论到互文性理论,叙述主体主导...
关键词:对话互文性话语文本 
外语教学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17期271-272,共2页马莉 张扬 
2012年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教改基金项目的阶段性成果(JGXM201257)
我国外语教育过度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素质的培养,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高校尤其严重。外语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以培养有独立思想和人格、能用外语自由表达的人才为宗旨,教学环节的设置应兼顾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外语教学 理工科大学生 人文精神 
从互主体性到互文性的理论再建构被引量:5
《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140-142,共3页张扬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互文性理论的文本分析与研究"(11554105);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互文性理论与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对比研究"(11C037)的阶段性成果
"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是语言异质性研究的两种重要理论,"对话理论"是"互文性理论"的前文本,而"互文性理论"是对"对话理论"的吸收与移位。本文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意图入手,通过对"对话理论"和"互文性理论"在"话语与文本"、"人本...
关键词:对话 互文性 话语 文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