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红娟

作品数:7被引量:5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情感人类学柏格森情感维度社会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民俗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社会》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格尔茨列传:1950—1990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23年第1期175-186,共12页宋红娟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招标项目“追寻美好生活:大理剑川县域公共文化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017sy10039)阶段性成果;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的资助
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格尔茨不仅带动了人类学学科内部的理论转向,同时也深刻影响到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文章以格尔茨与人类学的关系为主要线索,来呈现格尔茨几个重要学术阶段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氛围。具体而言,文章将格...
关键词:格尔茨 印尼研究 新兴国家比较研究 摩洛哥 
费孝通社会理论的情感维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4期133-134,共2页宋红娟 
一直以来,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如差序格局、城乡二元结构)方面更受重视,但是他的社会理论也包含了情感方面,因其着墨不多,有必要对这些论述进行细致的分析。费孝通对于情感的关注及相关讨论主要集中在其早年有关乡土重建的系列...
关键词:情感维度 城乡二元结构 情感类型 现代文明 乡土重建 现代阐释 契合度 差序格局 
“桑梓情谊”的现代转化:费孝通社会理论的情感维度被引量:2
《社会》2022年第6期107-131,共25页宋红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与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情感的口述史研究”(22BMZ112)的阶段性成果
费孝通的社会理论在社会结构方面更受学界重视,而其中的情感维度尚未得到足够关注。本文试图在费孝通早年有关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视域中,梳理他有关“桑梓情谊”与“亲属情谊”“乡土工业”“村镇地方团体”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讨论,进而呈...
关键词:费孝通 桑梓情谊 道德情感 村镇地方团体 乡土重建 
论作为社会状态的“门槛”概念——对范热内普、特纳与柏格森的考察被引量:3
《民俗研究》2019年第6期16-26,157,共12页宋红娟 
云南大学民族学一流学科建设2017年招标项目“追寻美好生活:大理剑川县域公共文化生活研究”(2017syl0039)阶段性成果;云南大学“东陆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项目的资助
“门槛”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精神与社会文化中,但对该现象的认知和探讨并没有充分展开。范热内普在其“阈限”理论中曾对此有所关注,但在特纳对范热内普的发展中,忽略了其中“门槛”的一面。通过回溯特纳和他的思想渊源,以及范热内普和...
关键词:门槛 特纳 范热内普 柏格森 绵延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机制梳理与政策思考被引量:24
《西北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198-204,23,共8页高丙中 宋红娟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委托项目“我国文化生态保护与实践探索研究”(14JFWH07)(负责人:高丙中)的阶段性成果
我国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与非遗保护实践在目标和理念上具有一种内在的契合,由此反思以往城镇化中的文化否定以及非遗保护中的博物馆式保护的局限,能够提供新的思路导向、新的选择。在认识论层面,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留住文化"的理念能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否定 新型城镇化 文化生态保护区 
两种情感概念:涂尔干与柏格森的情感理论比较——兼论二者对情感人类学的启示被引量:1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12-116,共5页宋红娟 
涂尔干的消极情感理论触及了情感人类学的根本议题,即个体情感和集体情感的关系问题,同时铺陈出情感人类学的核心议题,即个体情感如何对抗集体情感的问题。柏格森的积极情感化解了这类二元论问题,有利于我们重新思考情感人类学理论的进...
关键词:涂尔干 柏格森 情感人类学 消极情感 积极情感 
西方情感人类学研究述评被引量:15
《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118-125,共8页宋红娟 
本文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回溯了西方情感人类学的几个发展阶段。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西方情感人类学经历了从反理性主义向情感本身的转变,相应的方法论则经历了将情感视为话语向将情感视为人的生命体验的转变。本文认为情感人类学包...
关键词:情感 情感人类学 中国研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