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

作品数:14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湖南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说创作当代文学教学焦距文体自动校正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家》更多>>
所获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语言致幻术”的破解与“文化垄断法”的消除——论韩少功小说创作的文体变革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张勇 徐可 
湖南省社科基地项目“韩少功新世纪乡土文学的价值建构研究”(21JD034);湖南省教育厅高等院校平台项目“‘文体寻根’与韩少功乡土小说创作之关系研究”(19K039)
在韩少功看来,传统现实主义小说的主线因果导控模式固然可以接近真实,但也造成了对更为广阔的生活真实的遮蔽。作为更广泛意义上的知识生产就有可能是一种“语言的致幻术”,灌注在其中的价值理念和文化观念则具有强烈的垄断性,这也可以...
关键词:“语言致幻术” “文化垄断法” 文体 知识危机 
女性生命困境的凸显与差异——电影《第一炉香》对葛薇龙形象的改写
《四川戏剧》2023年第7期89-92,共4页罗舒文 张勇 
由张爱玲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改编的电影于2020年上映,女主角葛薇龙的形象塑造颇受观众质疑。小说与电影展示了不同时代的女性作者对葛薇龙悲剧的不同理解:张爱玲以留白的方式凸显了女性出走后在残酷现实中被物化的生命困境,呈现...
关键词:《第一炉香》 女性生命困境 葛薇龙 文学影视化 
文体“返回”与精神“前驱”——对韩少功乡土小说创作的一种阐释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73-79,共7页张勇 刘一枝 
湖南省社科(2021年度)基地项目“韩少功新世纪乡土文学的价值建构研究”(21JD034);湖南省教育厅(2019年度)高等院校平台项目“‘文体寻根’与韩少功乡土小说创作之关系研究”(19K039)。
韩少功前期的现实主义乡土小说创作体现了一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是对现代性价值体系的认同和表现。但其后的创作发生了很大变化,韩少功的乡土小说创作从前期的传统现实主义文体形式转向中国古典小说的散文化文体形式,其内在的动因在...
关键词:文体 乡村文化 现代理性 精神资源 
“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被引量:4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19-120,共2页张勇 
湖南省2019年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写作’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湘教通(2019)291号)。
“新文科”理念对作为传统人文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为核心迎接这一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学科基础课程、专业特色课程、选修课程以及实践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支撑学生写作能力尤其是...
关键词:新文科 汉语言文学专业 课程体系建设 写作能力 
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主体意识建构
《山海经(故事)(上)》2019年第7期40-40,共1页张勇 
当代文学教学是当代文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兴起给当代文学教学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作为与时代同步的当代文学,其教学活动应该积极建构有历史担当和审美情趣的精神主体。文学是人学,这个传统的观念在现在的文学活动包括...
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 文学活动 大众传媒 主体意识 
原始思维与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被引量:1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08-112,共5页张勇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现代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潮流研究"(12K119)阶段性成果
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将视野转向处于民间原始状态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现代性语境下西方社会所关注的原始文化和原始思维具有疗救现代性文明病态的效果,而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文化来说,韩少功的寻根小说创作具有揭示、批判民族根性中的蒙昧...
关键词:原始思维 韩少功 寻根小说 现代性 
现代化转型中的现实主义文学蜕变——对改革题材小说创作的一种观照被引量:4
《社会科学家》2017年第3期139-143,共5页张勇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现代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潮流研究(12K119)阶段性成果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是改革题材小说发生的内在动力,也是这一题材小说走向复杂和多元的深层原因。80年代前期的国企改革文学表征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愿望和理想,而农村题材改革小说则对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心理有更多的反思和批...
关键词:改革题材 小说创作 现实主义 现代化 
“十七年”文学语境中杨朔散文的接受研究
《云梦学刊》2016年第5期131-135,共5页张勇 夏宇 
杨朔"诗化"散文作为"十七年"抒情散文的代表形态,在一个时期内深受读者喜爱,并有多篇代表作品入选中小学教材。从接受美学的理论出发,分析"十七年"文学语境下不同读者的阅读状态及其成因,当是研究其"诗化"散文的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 杨朔散文 接受研究 
规训、整合、划一:“十七年”散文创作简论
《云梦学刊》2015年第5期93-96,共4页张勇 夏宇 
"十七年"散文作为"十七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格和题材的单一化留给我们诸多思考。究其原因,涵盖了政治、文化等诸多的影响因素。彼时文学语境下,"十七年"散文的发生与生长充满"故事"与"花絮",其文学史价值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整理...
关键词:十七年 散文 创作 
论贾平凹新世纪长篇小说的本土化内涵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44-47,57,共5页张勇 
2012年度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现代化语境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潮流研究"(12k119)
贾平凹新世纪长篇小说具有独特的本土化内涵,主要表现为:小说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大量的本土化生活细节,并通过这些细节来理解当代中国社会和历史;作者对这种生活细节寄寓了具有本土化特征的文化取向和态度。在现代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这...
关键词:长篇小说 现代化 本土化 文化取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