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升远

作品数:39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日语教育文化人政治日本文学文化心态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台湾研究集刊》《探索与争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信仰的信用、肉体的思想与积极的末日观——对“二战”后初期荒正人主体性论、世代论的一种解读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36-47,共12页王升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18AWW003)。
荒正人作为“二战”后日本文学界诸多论争的实际策划者和推动者,战后初期在其主导的《近代文学》等阵地上发起了“政治与文学”论争。他超越左右阵营,以“三十岁一代”的代言者姿态,对文坛前辈们发起整体性的批判。他强调应通过“肉体...
关键词:荒正人 主体性论 世代论 战争体验 战争责任 
统一战线抑或兄弟阋墙——战后初期日本文坛“政治与文学”论争中的战争责任问题再论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2期185-196,共12页王升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18AWW003)。
在战后初期中野重治与《近代文学》同人平野谦、荒正人之间围绕战争责任问题展开的论争中,论战双方都试图借壳于战争责任问题,试图超越战争、在较长时段中考察自我与论敌的历史位相,并以历史正确者之名提出自我主张。平野将对责任问题...
关键词:战争责任 “政治与文学”论争 统一战线 中野重治 《近代文学》 
永井荷风的洁癖与复仇——《断肠亭日乘》中的日常抵抗及其限度
《山东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67-79,共13页王升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项目编号:18AWW003)的阶段性成果。
在七卷本日记《断肠亭日乘》中,永井荷风以执拗的“近代的自我”和“为时代作证”的自觉意识,带着世界主义文化视野和以史证今的眼光对日本剧变的世道人心、时代政治,从审美、道德和社会的层面展开了持续的、一贯的批判。这一开阔的批...
关键词:永井荷风 《断肠亭日乘》 现代日本 日常抵抗 反战 
“传统”的构建与殖民逻辑——1937年尾崎士郎中国叙事的内与外被引量:1
《学习与探索》2021年第10期174-181,共8页王佳梦 王升远 
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学统制体制与文学家主体性限度研究”(18wwc242)。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文学界和媒体都极为关注中国战场的书写。尾崎士郎亦被中央公论社派往中国进行现地观察与写作。出发前尾崎将写作基调定为“爱国热情”,这决定了其对中国的书写是很难客观的。尾崎试图以近代战胜前近...
关键词:日本侵华战争 尾崎士郎 民族主义 近代文明 殖民文学 
作为“反应装置”的战争和作为“认知装置”的“战后”——为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再寻坐标的尝试被引量:3
《社会科学研究》2021年第2期58-65,共8页王升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18AWW003)。
逻辑预设、理论工具和认识装置之趋同,使得近年来中国的日本战争文学研究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同温层效应”。为使该领域研究能在更开阔的空间中走向深广,本文提出以下三个观念维度:其一,应以“江湖文学史”的观念重审昭和文学史的史述逻...
关键词:反应装置 认知装置 战争 战后 战争文学 
“跨战争”视野与“战败体验”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186-187,共2页王升远 
文学史与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一样,不过是一种特定视角的历史叙事,那么历史叙述者们所要面对的就不仅仅是被评论家和学者们提纯了的船舶(流派.社团)乘客(文学家)和勋章(代表作).更是承载这一切的江河湖海。这种自然生态绝非以净水.鱼...
关键词:历史叙事 叙述者 自然生态 思想史意义 观赏鱼 政治史 社会史 经济史 
“跨战争”视野与“战败体验”的文学史、思想史意义被引量:10
《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90-99,共10页王升远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项目编号:18AWW003)的阶段性成果。
战争、战败作为一种堪称“反应装置”的特殊历史空间,为我们提供了验视日本文学家精神质地、考察日本文学根本属性的极端语境。对昭和初期和战后初期日本文学史的价值判定应警惕单一的审美尺度,兼治“去神化”之后、形而下层面的“人”...
关键词:“跨战争”视野 战败体验 日本文学史 日本思想史 
如何认识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化人的中国叙事——对两篇书评的回应与延伸被引量:1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9年第1期122-128,共7页王升远 
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战后日本文学界的战争责任论争及其思想史位相”(项目批准号:18AWW003)的阶段性成果
以北京为方法和认识装置、以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为对象,在方法上呈现出特定政治、文化语境下日本文化人北平题材文本所内含的诸种复杂性及由此发酵而成的多歧性与不确定性是拙著《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之首要追求。这种研究思路是对长...
关键词:《文化殖民与都市空间》 北平 侵华战争 中国叙事 作为方法的日本 
“不拿武器”的侵略:日本对华“宣抚工作”与“宣抚文学”研究刍议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84-90,共7页黄彩霞 王升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东方学’体系建构与中国的‘东方学’研究"(项目编号:14ZDB083)之子课题"中国‘东方学’中的日本及东亚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1930年代日军故意借唐代"宣抚"一词创建"宣抚班"对华实施"宣抚工作",并在对外侵略战争的时代语境下炮制出大量的"宣抚文学"。所谓"宣抚工作"其实是越界、变质了的"宣抚",表明了日本帝国主义欲置沦陷区于其统治之下的侵略野心。"宣抚工作...
关键词:宣抚 宣抚班 宣抚工作 宣抚文学 日本侵华史 
日译《红楼梦》对中国文化的解读与翻译——以《国译红楼梦》的注解问题为视角被引量:4
《红楼梦学刊》2017年第6期296-313,共18页黄彩霞 王升远 
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国译红楼梦>对清朝社会文化的解读"(项目编号:2014B320);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译红楼梦>对清朝社会文化翻译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B078)阶段性成果
《国译红楼梦》作为日本首个《红楼梦》全译本,在《红楼梦》日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其中不免存在一定的误解与误译。将《国译红楼梦》关于中国文化的注解中未译或误译的部分与其他日译本进行对比后发现,诸译者在翻译清朝满族特色服饰...
关键词:日译 红楼梦 中国文化 注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