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雪丽

作品数:18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法律解释合宪性推定社会学解释宪法解释法律解释方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前沿》《边缘法学论坛》《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国宪法解释的新转向——非原旨主义方法探究被引量:4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崔雪丽 
在美国宪法解释方法的研究中,原旨主义和非原旨主义是相互对应的解释方法。在美国宪法发展的初期,原旨主义解释方法受到了大法官和学者的推崇,成为主要的宪法解释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由于原旨主义解释方法忽略了社会变迁的现实而逐渐...
关键词:宪法解释 非原旨主义 活的宪法 
宪法作为法源的意义被引量:1
《前沿》2010年第8期105-107,共3页崔雪丽 
国家社科基金"法律方法论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4BFX003)
法源指的应当是司法过程中,宪法作为法源指法官在民事、行政诉讼等案件的审判中援用宪法作为判决的依据,一般发生在宪法被司法运用的场景下。宪法作为法源在我国具有特殊的意义,需要区分直接援引和间接性援引。主张宪法的间接性引用,万...
关键词:宪法 法源 宪法间接适用 
隐私权与相关权利的冲突及其解决被引量:3
《求索》2010年第9期153-155,共3页崔雪丽 
伴随着公民权利意识觉醒而诞生的新型权利,个人隐私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各国为该权利制定专门法律,将隐私权法律化予以保护。追究权利保障的原因即是权利冲突的出现。隐私权与相关权利之间的冲突有着无数的缘由,最基本缘由来自社...
关键词:隐私权 信息流通 信息保护 冲突 解决 
论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社会学解释被引量:3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107-111,共5页崔雪丽 孙光宁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
关键词:社会学解释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社会效果 
法律修辞(学)的特征被引量:6
《沈阳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31-34,共4页崔雪丽 
从发生场域、思维方式、逻辑形式以及追求的效果四个方面,研究了法律修辞学的特征。认为修辞学有着比较久远的研究传统,在当代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新修辞学。修辞学对包括法学在内的很多学科都有着比较深远的影响,法律修辞学就是其中...
关键词:法律修辞 思维方式 修辞学 非形式逻辑 
反思中国化的法律信仰——法律信仰命题的再商榷被引量:2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60-64,共5页崔雪丽 
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语境下确立法律信仰的理念,必须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暗合中确立法律信仰的中国式语境,这需要明晰法律信仰的逻辑前提、力量之源和实现路径。在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语境中,确立法律信仰的逻辑前提是建立良法之治,在法律移...
关键词:法律信仰 权威 价值 信任 
论法律解释方法中的社会学解释被引量:5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113-117,共5页崔雪丽 孙光宁 
在法律解释方法体系中,社会学解释是一种侧重于从预测社会效果的角度来阐释规范含义的方法。社会学解释在司法实践中的价值在于满足社会需要、限制自由裁量以及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社会学解释有着自身固有的局限,例如难以准确预测社会...
关键词:社会学解释 法律方法 文义解释 社会效果 
法律解释的语言学向度被引量:6
《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181-184,共4页崔雪丽 
法律解释的过程本质上是语言运用以及语言交流的过程,语言彰显了法律的沟通之维。因此,有必要在语言哲学的层面上定位法律解释问题。法律解释的语言学向度在语义学上体现为辞事相称的语言指涉型解释,语言体现为法律语词和法律事实之间...
关键词:法律解释 语言学 语义学 语用学 
论宪法司法适用的主旨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崔雪丽 
国内一度引起学者专家争议的宪法司法化、宪法司法化第一案已经经过学者一番严谨讨论,但是"宪法可以司法化"吗?"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提法是否妥当?宪法是否可以作为裁判案件的法律依据而在裁决文书中直接援引?宪法是否可以司法适用?这...
关键词:宪法司法化 宪法的间接援引 合宪解释 宪法义务 合宪性推定 
国家法治发展道路探索——由国家权力到国家能力的建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5-39,共5页崔雪丽 
现在的中国已进入民主化建设的进程,国家与社会已经形成相互独立的状态,但是仍然以国家为主导。在这种状态下,我国的国家建设也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即,从强调国家权力建设到国家能力建设。法治发展进程中的司法领域出现的...
关键词:国家权力 国家能力 司法能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