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作品数:7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质量管理合约化质量生态环境遗址管理框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第四纪研究》《地质科学》《上海质量》《考古》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乃仁陶勒盖遗址出土木炭揭示裕民文化人群的木材利用策略
《地质科学》2025年第1期138-149,共12页王海燕 王树芝 胡晓农 孙永刚 焦延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编号:2022YFF0903500);“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编号:2020YFC1521605);中国社会科学院优势学科和科技考古实验室项目(编号:DF2023YS13,2024SYZH002);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项目“木材考古年代、微环境及木材利用”(编号:2021KGYJ020)资助。
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木炭,可以揭示古代人类对木材的利用,当时的生业模式和环境变化,也为古生物、古环境、古地质学研究提供更多材料。乃仁陶勒盖遗址是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规模较大的裕民文化时期人类居住遗址,年代在7.6~7.2 ka B.P.。202...
关键词:乃仁陶勒盖遗址 裕民文化 木炭分析 生业模式 生态环境 
施岙遗址良渚文化时期杨梅古树遗存的研究
《考古》2024年第3期111-120,共10页王树芝 赵一凡 王永磊 王海燕 焦延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文化科技与现代服务业”重点专项“中国北方旱作农业起源、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期)”(项目编号2022YFF0903500);“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编号2020YFC1521605)共同资助。
前言长江下游地区是稻作农业起源、形成和发展研究的核心区域,稻作农业社会的建立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宁绍平原是钱塘江南岸史前古人类文明的活动中心,新石器时代文化依次为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
关键词:施岙遗址 良渚文化 木材考古 杨梅 生业经济 
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林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研究被引量:2
《第四纪研究》2024年第1期100-111,共12页王海燕 王树芝 刘国祥 贾笑冰 孙永刚 胡春柏 焦延静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批准号:2022YFF0903500和2020YFC1521605);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项目(批准号:2021KGYJ020)共同资助。
辽西地区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及早期文明化进程的重要区域。红山文化是辽西地区6.5~5.0 ka B.P.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本研究对辽西地区红山文化时期的魏家窝铺遗址、彩陶坡遗址、兴隆沟遗址第二地点和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这...
关键词:辽西地区 红山文化 木炭分析 林木资源利用 生业模式 生态环境 
质量合约的定价理论及模型研究被引量:1
《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27-32,共6页王海燕 
本文阐述了合约化质量概念的演进过程,分析了质量合约的基本特征和风险结构,并进一步给出了质量合约的定价模型。
关键词:质量合约 质量管理 质量风险 
合约化质量理念探析被引量:5
《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年第4期33-34,共2页王海燕 
提出了合约化质量的概念,分析了质量合约的基本特征并就合约化质量管理的核心———质量合约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约化质量 质量管理 风险管理 客户需求 
基于合约化质量管理框架下的质量创新模式研究被引量:9
《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3期100-105,共6页王海燕 赵培标 
本文首先从现代合约理论出发,对传统质量概念中的合约化内涵进行发掘和深化,并进一步对质量合约的风险特征及原理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创新理论的探析,研究表明:绝对质量价值管理、相对质量价值管理和证券化质量价值管理都是...
关键词:合约化 证券化 质量风险 质量创新 
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被引量:1
《上海质量》2004年第2期21-23,共3页王海燕 
随着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推广,质量管理理论从要素管理模式转变为过程管理模式,以过程的共性来描述具有个性的组织管理的核心:将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需求作为组织的输入,再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进行监控,以评价顾客或其他相关...
关键词:质量管理 高等教育 学习能力 领导作用 全员参与 系统过程方法 IS09000族标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