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

作品数:11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泥河湾盆地旧石器遗址中更新世晚更新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类学学报》《考古》《第四纪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籍箕滩遗址发现的新材料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21年第1期137-145,共9页关莹 周振宇 王晓敏 葛俊逸 谢飞 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202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953803)
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的籍箕滩旧石器时代晚期旷野遗址群于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系统发掘,目前,曾出土了丰富的细石叶制品及动物碎骨的第2地点(T2)由于后期工程建设的原因已不复存在,原记录中的第1地点(T1)、第3地点(T3)也均受到了不同程...
关键词:泥河湾 旧石器时代晚期 籍箕滩 年代 
于家沟遗址鸵鸟蛋皮的人类利用特征
《人类学学报》2020年第2期236-248,共13页王晓敏 梅惠杰 谢飞 高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202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1479);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09CKG002)。
鸵鸟蛋皮是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遗址中最常见的鸟类遗存。目前,限于蛋皮的样本量与保存状况,很少有研讨古人类是否能够食用鸵鸟蛋液或者利用鸵鸟蛋作为盛煮容器问题。本文以于家沟遗址第3b和4层出土的鸵鸟蛋皮为材料,从其14C年代、孵化...
关键词:于家沟遗址 鸵鸟蛋 孵化 加热 取食蛋液 
湖南道县福岩洞古人类生存环境研究被引量:5
《第四纪研究》2019年第6期1476-1486,共11页李潇丽 邢松 王晓敏 裴树文 吴秀杰 刘武 
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项目(批准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630102和41872029)共同资助。
早期现代人起源、演化、扩散与环境背景的关系是备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湖南道县福岩洞发现于20世纪80年代,近年来,该遗址因发现距今12~8万年前的东亚最早的早期现代人牙齿化石,为国际学术界广泛关注。本文对福岩洞的洞穴发育进行分析...
关键词:道县福岩洞 晚更新世早期 早期现代人 洞穴发育 生存环境 
蔚县盆地吉家庄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被引量:12
《人类学学报》2018年第4期510-528,共19页裴树文 马东东 贾真秀 李潇丽 王晓敏 王法岗 杨海勇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29,41372032);The 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through a grant to the Stone Age Institute。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东南部,其河湖相地层内保留丰富的早期人类活动信息,在研究中国北方更新世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吉家庄遗址是近年来新发现和发掘的旧石器遗址,埋藏于吉家庄镇以北的河湖相地层内。遗址发现...
关键词:旧石器 遗址成因 中更新世 吉家庄遗址 蔚县盆地 
河北阳原县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被引量:15
《考古》2018年第11期3-14,共12页任进成 李锋 王晓敏 陈福友 高星 杨超超 孙海峰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300)的资助。
板井子遗址埋藏于泥河湾古湖大面积消亡后形成的局地静水沉积环境,年代为距今约8~9万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等。不同文化层石制品的技术和类型相近,少量盘状石核、特殊类型石核反映出剥片技术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该遗址...
关键词:河北省阳原县 板井子遗址 泥河湾盆地 旧石器时代 
安徽东至华龙洞洞穴发育与古人类生存环境被引量:4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第3期169-179,共11页李潇丽 董哲 裴树文 王晓敏 吴秀杰 刘武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30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30102))
安徽东至华龙洞是2006年新发现的一处重要的中更新世古人类遗址,因出土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和相关石制品及哺乳动物化石而为学术界所关注。对华龙洞遗址的区域地质与洞穴发育特征进行解析,对堆积物蕴含的哺乳动物群、黏土矿物和氧化物等进...
关键词:直立人 洞穴发育 生存环境 中更新世 华龙洞 
贵州毕节老鸦洞遗址2013年发掘报告被引量:11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4期461-477,共17页关莹 蔡回阳 王晓敏 许春华 郑远文 张忠文 邢松 高星 
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4130201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编号:2015CB953803)
老鸦洞遗址是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该遗址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并发掘,出土大量石制品及动物碎骨。为进一步研究该遗址,明确遗址文化及年代性质,2013年7月至8月,发掘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再次系统发掘,出土包括石制品...
关键词:贵州毕节 旧石器遗址 发掘 石制品 
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的大额牛化石被引量:4
《人类学学报》2015年第3期338-352,共15页王晓敏 许春华 同号文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资助
牛亚科动物在中国第四纪古人类遗址中十分常见,但其分类和鉴定仍存在诸多问题。南方洞穴动物群经常仅有单个牙齿保存,所以南方更新世洞穴遗址中牛亚科动物化石鉴别问题更为突出。湖北郧西白龙洞古人类遗址出土的大型牛亚科动物化石,不...
关键词:大额牛 额顶枕部形态 P2 湖北白龙洞 更新世 
北京平原地区水牛化石新材料:时代与环境问题被引量:3
《第四纪研究》2015年第3期561-572,共12页同号文 陈曦 王晓敏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批准号:KZZD-EW-15)和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批准号:201211005-3)共同资助
北京平原地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仅限于晚更新世以来的地层,其中水牛化石较为少见.最近在朝阳区望京西路一建筑工地地下13m处发现一残破水牛头骨;依据大小及头骨和角心形态,可将其归入杨氏水牛(Bubalus youngi Chow et Hsu,1957).北京...
关键词:杨氏水牛 头骨 北京 晚更新世 
吉林乾安大布苏晚更新世野牛化石被引量:8
《人类学学报》2013年第4期485-502,共18页同号文 王晓敏 陈曦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5);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11005-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重点部署项目(KN213413);中国科学院化石发掘与修理特别支持费资助
我国东北地区更新世野牛化石的发现已有近一个世纪历史,尽管先后有不少零星报道,但至今无一篇专门文献,并且前人报道的头骨化石材料无一是完整的。本文记述了保存基本完好的2件野牛头骨和3件下颌骨;化石来自吉林省乾安县大布苏地区,地...
关键词:草原野牛 头骨 吉林乾安 晚更新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