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作者=任光敏 "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评张之洞《劝学篇》外篇
《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第3期109-112,共4页光敏 
戊戌维新运动间,张之洞写了《劝学篇》内外篇,主观意愿为维护巩固封建统治。但外篇关于教育救国,兴学育才,以教育促经济发展思想,是一幅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蓝图,为维新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客观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张之洞 《劝学篇》 外篇 教育 经济 教育思想 
论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互补性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61-63,共3页光敏 
当今社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知识高密度特征和综合化趋势 ,科学精神需要人文精神的引导 ,这就要求教育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科技人才 ,即在进行科学素质教育的同时又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互补性 素质教育 教育模式 科学技术 人文精神 
抗战初期晋察冀地区的国民教育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18-19,共2页光敏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为了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不仅从军事上展开进攻,而且从文化教育上展开进攻。面对抗战初期敌人的疯狂进攻,毛泽东于1937年7月23日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
关键词:国民教育 晋察冀边区 抗战初期 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 进攻 毛泽东 卢沟桥事变 文化教育 识字班 
近代中日两《劝学篇》之比较研究被引量:1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88-95,共8页光敏 
在日本明治维新运动和中国戊戌维新运动中,先后引人注目地出现过同一书名的两部著作———日本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劝学篇》和中国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劝学篇》。作为对19世纪后半期席卷亚非拉美欧风美雨的直接...
关键词:近代时期 中日《劝学篇》 比较研究 福泽谕吉 张之洞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1年第11期165-165,共1页光敏 
小组合作学习要为学生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把握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关键词:数学教学 合作 学习 
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及实践被引量:1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24-28,共5页光敏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大官僚,是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一生致力于兴学育才,培养了一大批洋务实用人才,也培养了一批他不曾意想到的革命知识分子和革命者。本文对他的兴学育才思想进行了概括和评论。
关键词:张之洞 兴学 育才 
土家族哭嫁歌中骂媒现象新解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6-9,共4页刘容 蒋述东 光敏 
土家族哭嫁歌是土家族女性出嫁时,伤别离,惧未来有感而发的哭唱歌谣。其中骂媒一段,新娘骂得酣畅淋漓,是哭嫁歌整个哀怨情绪的一种主动心理宣泄。通过分析媒妁职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土家族的婚俗,阐释了土家新娘骂媒的原因,进一步分析了...
关键词:土家族 哭嫁歌 骂媒 
葡萄牙在澳门的苦力贸易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6-9,共4页光敏 
自葡萄牙殖民者踏上中国的领土澳门 ,就开始贩卖人口 ,并从偷运到公开“招工”贩运 ,手段极其残忍、卑劣。这种“隐蔽的苦力奴隶制” ,践踏了中国的主权 ,践踏了世界人类的文明 ,也激起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抗议 。
关键词:葡萄牙 澳门 苦力贸易 
毛泽东人才思想对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启示
《才智》2012年第14期213-214,共2页光敏 康婧雯 
毛泽东的人才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认真领会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精髓,学习其选人、用人、育人之道,对当代我国的人才队伍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人才思想 人才队伍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