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检索条件:"关键词=世界图式 "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显示条数:
无文字族群宇宙观念的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的文学人类学阐释被引量:2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97-102,共6页李菲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藏彝走廊无文字族群的遗产表述‘以嘉绒为例’"(20100480720)
从藏彝走廊嘉绒跳锅庄的田野个案出发,解读其背后所隐含的神圣世界图式,探讨古老无文字族群嘉绒如何通过身体表述实践来表达和形塑他们对世界的根本看法,进而揭示嘉绒传统文化表述系统的内部构成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族群表述...
关键词:无文字族群 身体表述 世界图式 嘉绒跳锅庄 
邹衍“大九州说”考论被引量:11
《管子学刊》1997年第1期20-27,共8页常金仓 
邹衍“大九州说”考论常金仓太史公总括周诸子之说分为六家,阴阳家居其首,盖因此学不仅在当时显赫一时,而且对后世学术思想、社会生活影响甚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阴阳家代表邹衍“重于齐。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
关键词:大九州说 《山海经》 《禹贡》 《淮南子》 邹衍 《吕氏春秋》 《尚书·尧典》 世界图式 儒家学说 《汉书·艺文志》 
从节俗的历史演进看传统与创新被引量:1
《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3期6-9,共4页刘晓峰 
T·S·库恩在其《科学革命的结构》中曾富有启发性地提出科学的“前科学-常规科学-形成范式-反常-危机-科学革命-新范式取代旧范式-新常规科学”的发展模式。在库恩看来。
关键词:节俗 新常规科学 前科学 殷商时代 释范 《荆楚岁时记》 上巳 束皙 五月五日 世界图式 
后殖民视角下我国民族文化身份扭曲的原因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王进 林美卿 
后殖民主义者认为西方在进行文化侵略时,扭曲了东方民族的文化身份。我国作为一个典型的东方民族国家也未能幸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存在民族文化身份扭曲的问题。我们力图结合维特根斯坦的世界图式思想,从对一些观念的误读和社会现实出...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 文化身份 世界图式 
国家与地方的纠葛与想象——以民国期间的德钦县为例
《西北民族研究》2013年第4期103-109,21,共8页刘琪 
本文是对于国家与地方关系的考察。基于民国期间德钦县的案例,本文展现了带有现代化使命与文明化意愿的国家如何来到这个地方,并试图通过某种方式将野蛮的"边民"改造为称职的"国民"。然而,从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看,国家的良好愿望并没有得...
关键词:国家 地方 社会想象 世界图式 德钦 
今文经学的制度美学与汉代审美文化的体制建构
《文学评论》2016年第1期126-134,共9页程勇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早期儒家制度美学研究"(项目编号15FZW024)阶段性成果
运用天时自然法理的逻辑和语法,今文经学在天人一体互动的世界图式中论证儒家"大一统"政治理念的合法性,认为体现天地存在与运行根本原理的礼乐是实现"大一统"的完美制度,而以"成民性"为指归的审美生活一定是制度建构性的。汉武帝建立...
关键词:今文经学 世界图式 文化类型 天人一体 儒家思想 文化中心 美学思想 精神联系 儒家文化 指归 
虚无与情难——读《西游记》《西游补》被引量:3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14年第5期92-98,共7页张怡微 
在百回本《西游记》的开篇,躲藏着多重寓意复杂的玄机。甚至在走上取经路之前,《西游记》为孙悟空所设置的“前史”就不是平面的叙述,不是仅仅交代一段或凡或仙的传奇故事。相反,在《西游记》的既定叙事中,呈现出了一个相对立体且...
关键词:百回本《西游记》 《西游补》 虚无 传奇故事 世界图式 层级流动 孙悟空 唐太宗 
论斐洛宗教思想的世界图式
《宗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183-191,共9页谢伊霖 
柏拉图哲学对斐洛影响甚深,显著地体现在斐洛以《蒂迈欧篇》为底本而对《创世记》进行的再诠释上,从而,斐洛式犹太教的"神—道—人"世界图式即受柏拉图哲学影响而成形。本文认为,斐洛将犹太教进行希腊化表达,结果促使犹太教进一步走向...
关键词:斐洛 柏拉图哲学 世界图式 
从原型现象看郭沫若前期诗歌及其“轰动效应”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4年第3期36-55,共20页邓继焦 
一 二十世纪世界文学正日益显露出神话复活的趋向,不是复活到最初形式的原型神话,而是对原型神话的现代置换,正如原型神话曾经置换为传奇文学一样。只要对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特别是开启世界文学潮流的欧美文学稍有了解便会明白这并非虚妄...
关键词:文学潮流 现代文学 世界文学 原型批评 《变形记》 人生理想 欧美文学 整体象征 中国新诗史 世界图式 
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9期33-41,共9页俞晓群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数”不仅具有数学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文化学上的多方面的意义,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的作用。然而,以往对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还缺乏深入阐释。这对于进一步揭示中国文化的底蕴,了解传统文化与科学技术...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群落 配列 分布(结构主义语法) 数字网络 头十个 东方神秘主义 世界图式 五行相胜 五行相克 属性 数学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