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CWW015)

作品数: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康燕彬更多>>
相关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社会科学家》《当代外语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东方主义《简·爱》佛教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狄金森对佛教的吸收被引量:4
《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第2期176-193,共18页康燕彬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与重读研究"(10CWW015)的阶段性成果
狄金森的创作生涯大致对应19世纪佛教在美国的逐渐兴起,她的诗作回应了当时的书报对佛教的介绍。狄金森早年为探寻舒缓人生痛苦、获得心灵平静的途径,尝试考察佛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借助涅槃境界重新定义基督教的天国,有关涅槃的隐喻对她...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佛教 
狄金森诗歌鹪鹩意象的跨文化阐释被引量:3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119-122,共4页康燕彬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CWW015)
道家的鹪鹩代表知足寡欲、无用之大用等消极智慧,展示"正言若反"的思维特质与语言策略。美国诗人狄金森的鹪鹩意象与道家的鹪鹩有惊人的承接性。以安顿心灵为旨归,她赋予鹪鹩战胜苦难的精神力量、"小而无惧"的理想人格,并反用道家的鹪鹩。
关键词:狄金森 鹪鹩 道家 
狄金森的东方被引量:9
《外国文学》2012年第5期33-39,157,共7页康燕彬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与重读研究"(10CWW015)
本文联系历史文化语境,考察狄金森的东方想象与东方对她的意义,揭示狄金森对东方的挪用与清教传统的关联,以及她对殖民主义话语系统的改写。重读她诗中的采珠马来人的圣者形象,论证狄金森更愿让种族偏见服膺于表达精神自由的隐喻需求。...
关键词:狄金森 东方主义 
《他的东方异教》与罗切斯特被引量:4
《当代外语研究》2011年第11期52-56,61,共5页康燕彬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与重读研究”(编号10CWW015)的阶段性成果
艾米莉·狄金森诗作《他的东方异教》的基本情节为蜜蜂经历过“东方异教”的激情放纵后餍足疲惫,转而垂青于平凡的三叶草。本文从文本的内在关联论证《简·爱》系该诗的创作缘起,并指出狄金森独具一格地使用了“复归于静”和“圆”的...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简·爱》 复归于静  
狄金森在中国的诗名显晦被引量:2
《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10期29-32,共4页康燕彬 
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狄金森在中国的接受与重读研究>(10CWW015)
美国诗人狄金森在中国的文化旅行有赖于中国读者的译介与阐释。早在20世纪上半叶,文坛已对狄金森有所关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崇尚集体的主流意识形态把她排斥在翻译选择之外。新时期的译者有意彰显她的社会关怀。八十年代以降,...
关键词:艾米莉.狄金森 译介 接受 文学声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