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ZD111)

作品数:21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任竞泽张强张新科俞樟华虞芳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百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文艺理论研究》《西部学刊》《东疆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史记《史记》司马迁文体学辨体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汉初诏令对汉初政论散文的促进与影响
《绥化学院学报》2022年第12期51-53,共3页刘秀慧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
学术界对汉初诏令的研究集中在其继承孟子仁政思想、诏令文学、文帝形象等方面。汉初百废待兴,帝王奋发有为,欲汉室永存无绝,颁布诏令,郑重申明除妖言除连坐,求贤求言,策贤良文学诏,对解放思想,激发臣子士人指斥时弊,构建治国之策的意义...
关键词:诏书 政论散文 忧患 建功立业 治国之策 
老腔中赋形式的生成动因及文化意义
《山东艺术》2022年第4期81-85,共5页刘秀慧 白庆新 李偲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11)阶段性成果
老腔的研究目前已经涉及传承和发展、表达元素和艺术特征探索,也有涉及地域文化方面的研究,但老腔与文学因素的研究较少。汉赋的铺张扬厉特质深深影响了老腔,老腔运用了赋的艺术表达形式。赋的形式增添了老腔的艺术魅力和娱乐性,推动情...
关键词:老腔  传承 文化意义 民族精神 
金人王若虚掊击司马迁《史记》的学术渊源——以班固、刘知几、苏轼、朱熹之批驳《史记》为中心
《晋阳学刊》2021年第5期47-57,共11页任竞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1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项目编号:19FZWB042);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唐代文体批评研究”(项目编号:2018J05)阶段性成果。
《史记》作为中国古代史学、文学的经典,虽成就卓绝,但由于政治历史、思想哲学、文学文化等时代背景和立场视域不同,对其攻伐指摘的学者可以说代不乏人,其中以金人王若虚最为犀利辛辣,以致认为司马迁《史记》“以绳准律之,殆百孔千疮”...
关键词:王若虚 不喜史记 班固 刘知几 苏轼 朱熹 
"千秋太史公"司马迁
《传记文学》2021年第6期24-37,共14页张新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11)阶段性成果。
黄河像一条巨龙,蜿蜒奔流于中原大地。它,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经的陕西省韩城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诞生了一位世界文化巨人——司马迁,他的不朽著作《史记》,是中华民族历史的一座长城。司马迁是一位幸运儿,出生在史官世家,...
关键词:悲剧人物 汉武 文化巨人 陕西省韩城市 太史公 中原大地 《史记》 奋发有为 
“义法”理论在《史记》评点中的体现——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析论被引量:1
《人文杂志》2019年第10期80-87,共8页袁方愚 张新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8TS025)
清代王又朴《史记七篇读法》,继承前代评点传统,而又有所创新。从选本角度看,他的选编目的和原则是以儒家思想体系阐释七篇文章背后隐藏的深意。虽然只选择《史记》七篇作品,但涉及到本纪、世家、列传三种体例,便于分析文章的义法,而且...
关键词:王又朴 《史记七篇读法》 义法 读法 
日本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批评——兼与中国古代文体学进行比较被引量:2
《学术界》2018年第10期181-198,共18页任竞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文艺思想编";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11);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8J05)的阶段性成果
日本诗话中蕴含着丰富的文体史料和系统的文体学思想,并与中国古代文体学思想有着极深的渊源。"辨体"是中国古代文体学理论中的基本范畴,关于"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论,在日本诗话中多有论述,最具代表的就是长野丰山的"辨体之为急务"观点...
关键词:日本诗话 体制为先 辨体破体 唐体宋体 中国古代文体学 
破宋人拘挛,多持平之论——王若虚文体学思想论析
《河北学刊》2018年第5期107-112,共6页任竞泽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文艺思想编》;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阶段性成果之一
王若虚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经学、史学思想亦有相通之处,在金代文体批评史上独成体系,堪与宋代欧阳修、黄庭坚、朱熹等文体学思想比肩。他主张以"体制为先"的辨体尊体为基础,同时肯定"不必以寻常体制绳之"的...
关键词:王若虚 文体学思想 文体通变观 
《史记》“列传”文学叙述五题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217-225,共9页张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编号:13&ZD111)阶段性成果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20世纪以来,受到西方学科分类的影响,研究者多将《史记》视为一部严谨的史学著作予以研究。这种倾向其实是忽略了历史语境下的《史记》客观影响。在"文史哲"不分的历...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文学史料 六经 
辨体对立角色与破体开拓意义——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探微被引量:3
《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6期42-49,共8页任竞泽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宋代文体学思想研究"(11BZW02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中华思想通史.文艺思想编"的阶段性成果
欧阳修的文体学思想是其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书法文艺理论亦相通交融。大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辨体尊体论。欧阳修在宋人"先体制而后工拙"这一辨体思潮中处于对立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地位。与此矛盾的是,许多批评家认为欧...
关键词:欧阳修 文体学 辨体 破体 古文运动 变而不失其正 文备众体 偏长某体 
略论司马迁的循吏观——以《史记·循吏列传》为中心被引量:4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1期39-43,共5页王晓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外史记文学研究资料整理与研究(13&ZD111);陕西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研究项目:<史记>关中文化及其影响研究(2016JZ024);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类科研项目:<史记>关中文化及其价值研究(16SKZD06)
《循吏列传》是《史记》的"人物类传"之一。司马迁在《循吏列传》首次使用"循吏"之名,提出奉法循理、恪守本职是循吏的基本要求。《史记·循吏列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期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等五位"循吏"的事迹,向世人展示...
关键词:司马迁 《史记》 循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