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竞泽

作品数:84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辨体破体文体学思想文体学文体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钱谦益诗歌的疾病书写与隐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拜昆芬 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21BZW023)。
疾病书写是钱谦益诗歌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钱谦益一生疾患频仍,尤其晚年疾病缠身,患有多种老年病,老病侵袭,衰朽不堪。钱谦益有不少诗歌曾书写疾病,且其笔下的疾病多以隐喻形式出现。钱诗隐喻性的疾病书写中,疾病成为诗人映照人生、表...
关键词:钱谦益 疾病书写 疾病隐喻 自我疗救 
文体史·文体批评·文体理论--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体系重构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2024年第1期173-180,共8页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阶段性成果。
吴承学等学者一直致力于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的树立和建构,并在学科研究对象、学科研究范围、学科研究方法、学科内涵图谱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不过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和学科体系构建还在发展和探索之中,仍有很大的...
关键词:文体学学科 文体史 文体批评 文体理论 文艺学 中国古代文体学 
《文心雕龙》“文才”论内蕴与生成背景管窥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李悦诚 任竞泽 
“才”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概念。自先秦至魏晋,“才”这一术语逐步由论人到评文。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的文才观,主要包括“才源天授,才主学辅”“骋才驭奇,修德为器”“因性练才”三个方面。文学场中的才性论中杂糅着诸多社会因...
关键词:《文心雕龙》 文才 社会背景 
初唐四杰的“文原五经”观
《安康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崔德全 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初唐四杰是活跃于唐高宗、武后时期的一个颇具影响力的作家群体。初唐四杰虽年辈略有不同,但其生活道路与思想观念却十分相似,其文章本源论也大略相同。初唐四杰所说的“文章”,既包含篇制短小的诗、赋、论、记等单篇作品,也包含篇幅较...
关键词:初唐四杰 文章 文本于经 儒家思想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任竞泽 李增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关键词: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辨别体裁,体为先务,诗各有体——清代诗话的辨体观念论析
《青海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178-195,共18页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清代诗话中蕴含丰富的辨体文献,涉及辨别体裁与必须辨体之以“辨”为主的辨体论、先识体制与体为先务之以“先”为主的辨体论、各有体裁与森严有体之以“有”为主的辨体论等三个方面,并与“得体合体”及其“本色当行”的辨体观念,共同...
关键词:清代诗话 辨体观念 辨别体裁 体制为先 诗各有体 得体合体 本色当行 
微言何以相感:春秋赋诗的内在理路及辨体观念
《北方论丛》2023年第6期122-130,共9页崔德全 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春秋赋诗,是春秋时人在多种不同场合,主要是在外交宴享盟会上,以微言相感,借赋诗来表达志向、实现潜在目的的言语行为。“微言”,实际上包含委婉曲折的言辞、隐晦的言辞、精妙的言辞和简略中包蕴大意的言辞等多个方面的含义。春秋赋诗...
关键词:春秋赋诗 微言相感 内在理路 歌诗必类 文章辨体 
曾国藩《经史百家杂钞》的文体分类与学术观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15-20,共6页喻智琦 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曾国藩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不仅以门系类,缔造了三级文体分类纲目,而且在姚鼐《古文辞类纂》基础上对二级文类进行了删减与分合:一方面,广选经史篇目,增设叙记、典志类文体;另一方面,着眼文体形态,散碑志之文入记载门各类,并颂赞、...
关键词:曾国藩 《经史百家杂钞》 文体分类 桐城派 
文体正变与辨体破体:元好问的文体观念论析
《民族文学研究》2023年第5期116-131,共16页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项目编号:19FZWB042)阶段性成果。
以《论诗三十首》为总纲,元好问的文体观念丰富而自成体系,包括不以绳墨自拘的文体正变观、文章以体制为先的辨体论及其以词为诗与以文为诗的破体论等。元好问的文体观念受到宋代苏轼、黄庭坚、朱熹等人的影响,并与金代王若虚、刘祁及...
关键词:元好问 正体变体 以词为诗 以文为诗 遗山体 
文体递变:钱钟书的文体史观念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86-94,共9页任竞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日韩诗话的文体史料与文体观念”(19FZWB042)。
文体史观念是钱钟书文体学思想和文学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体史料极为丰富,主要包括“诗文各体原出五经”的文体源流论、“艺事之体随时代而异”的文体发展观、“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的唐宋诗体之争三个方面。其特征...
关键词:钱钟书 文体史观念 文原五经 唐宋诗之争 管锥编 谈艺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