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53)

作品数:4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志杰潘华凌丁亮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宜春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宜春学院学报》《外语学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女性主义译者介入改写翻译小说翻译视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晚清女性刊物《女子世界》的编辑策略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144-148,共5页潘华凌 陈志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10YJA751053)
《女子世界》与晚清时期出版的其他女性刊物相比,办刊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广。《女子世界》通过宣传女权,实施女学教育,培养独立、智识、勇敢的现代女国民,以实现救国图存的政治理想。为了实现这种办刊理念,《女子世界》采取了四种编辑策...
关键词:《女子世界》 女性 编辑策略 政治理念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女性主义翻译的萌芽——陈鸿璧翻译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分析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6年第4期139-142,共4页潘华凌 陈志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10YJA751053)的阶段性成果
陈鸿璧是中国翻译史上最早独立从事翻译实践的女翻译家之一。她的翻译方法不同于辛亥革命前后的译写模式,不是源文本的忠实再现,而是以其细腻的译笔呈现不同于男性译者的话语方式,凸显两性审美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在她翻译的作品中女性...
关键词:女性主义 陈鸿璧 改写 建构 
译者介入的困境——以秋瑾译《看护学教程》为例被引量:1
《外语学刊》2015年第4期126-129,共4页陈志杰 潘华凌 丁亮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10YJA751053)的阶段性成果
译者作为社会化的个体,以复杂的方式存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的介入方式并非单一的,也可能以矛盾的方式出现。本文分析秋瑾翻译的国内首部护理学教材,揭示其理想主义的社会观与功利主义的翻译目的、大众化的语言观与文言语...
关键词:介入 秋瑾 翻译 矛盾 
从翻译视角认识中国女性主义的实现路径被引量:1
《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8期117-121,共5页潘华凌 陈志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翻译与中国现代女性意识的确立"(项目编号:10YJA751053);青年基金项目"翻译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CZH01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女性主义理论建构的关键在于放弃女性主义的理论前提,回到女性主义理论建构之初的女性历史经验描述和分析上来。清末民初是中国女性主体身份建构的关键时期,而这个时期的文学翻译实践是中国女性话语建构和实践建构的主要形式。因此...
关键词:中国女性主义 描述 话语建构 实践建构 文学翻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