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51086)

作品数:11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文学武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文艺争鸣》更多>>
相关主题:京派小说比较论《诗论》中西诗学中国艺术精神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徘徊在现代与传统之间——李健吾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建构被引量:1
《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181-186,共6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YJA75108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ZW110)
在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普遍追求科学实证精神、关注作品宏大叙事主题的格局中,李健吾的文学批评却有着独特的风格。他在维护文学批评的尊严、独立,在沟通西方文学批评与中国传统批评的交汇、融通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大大增强了中国现代...
关键词:李健吾 文学批评 审美意识 印象主义 
梁宗岱与中国比较文学被引量:3
《文艺争鸣》2013年第7期32-37,共6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项目号:10YJA751086)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比较文学的历史上,梁宗岱先生是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凭借自己深厚的艺术素养对中西诗学进行了宏阔而又深入的比较,对诸多的艺术现象也在比较文学的背景中给予了独特的阐释,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及实践,这些都在他的《诗与...
关键词:中国比较文学 梁宗岱 中西诗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文学批评 代表人物 艺术素养 艺术现象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创造性转换——以朱光潜《诗论》为中心的研究被引量:4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83-90,共8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86)
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向现代批评的转型过程中,朱光潜先生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完成的《诗论》是他一生中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诗论》以其谨严的逻辑体系和自觉的理论思维...
关键词:朱光潜 《诗论》 传统批评 现代批评 创造性转换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诗学理论建构——兼论朱光潜《诗论》的独创性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93-99,共7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86)资助
朱光潜先生不仅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同时也对中国比较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的诗学理论著作《诗论》有意识地借鉴比较文学的方法,并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中对中西诗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比较,对诗歌中的许多重要艺术...
关键词:朱光潜 比较文学 中西诗学 
京派小说与中国艺术精神
《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117-121,共5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项目号:10YJA751086)的阶段性成果
京派作家学贯中西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们在文化选择上的科学和理性精神。与文化激进主义者不同,京派作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深厚的情感,在艺术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都受到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具体到小说领域,京派小说在空灵、意境、...
关键词:京派小说 中国艺术精神 空灵 意境 语言 
貌似而神离——李健吾、沈从文文学批评比较论被引量:2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6-93,102,共9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86)
由于尊崇自由主义文艺观和同属京派文人阵营的缘故,李健吾和沈从文的文学批评在一些方面有着相似的地方,比如在总体上带有印象批评的特点,重视感悟和直觉。但这只是表层的现象,应该看到他们的文学批评在内在精神上更有实质的差别,他们...
关键词:李健吾 沈从文 印象批评 审美现代性 批评范式 
朱光潜与京派文学被引量:1
《浙江学刊》2012年第2期79-85,共7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项目号:10YJA751086)
在京派文学的历史上,朱光潜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不仅亲自参与组织京派文学的沙龙活动、创办同仁刊物,倡导京派的文学主张和理想,更为重要的是:他作为学贯中西的文艺理论家,其提出的美学主张和实际的文学批评都对京派同仁的创作产...
关键词:朱光潜 文化沙龙 文学期刊 审美理想 
朱光潜、梁宗岱诗学理论比较论被引量:2
《文学评论》2011年第6期114-122,共9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项目号:10YJA751086)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较有影响的批评家,朱光潜和梁宗岱都对诗学理论给予了充分的关注,提出了许多系统的、富有创见的主张。他们都具有开阔的文化视野和中西诗学的比较意识,都重视诗歌艺术的自足性;对中国新诗的走向也提出了大致相...
关键词:诗学理论 朱光潜 梁宗岱 比较论 现代文学批评史 中国艺术精神 中国新诗 批评家 
京派小说与中国文化精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78-83,89,共7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0YJA751086)
与同时代的作家相比较,京派作家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有着更为紧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精神投射到其创作中去,进而烙下了深刻的印痕,这在京派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京派小说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精神的影响,从哲学意蕴到文化意蕴...
关键词:京派小说 儒家 道家 禅宗 
悬崖边上的树——对汪曾祺小说民间文化形态的一种考察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22-126,共5页文学武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多维文化视域下的京派文学研究"(10YJA751086)阶段性成果;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创新项目"东西方文化视野下的京派文学研究"(09TS07)阶段性成果
作为一个风格迥异、成就显著的作家,汪曾祺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和国家权利意识文化保持着一定程度的距离。他着力建构的是一个充满自由和生命活力的民间文化形态,由此也带来了其美学风格上冲淡平和的特征,在20世纪中国文学空间中彰显了...
关键词:汪曾祺 国家权利意识 民间文化形态 美学品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