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1JAZJD730002)

作品数:19被引量:10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泽洪王进熊永翔孙林廖玲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藏民族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云南社会科学》《思想战线》《贵州民族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毕摩布迪厄西南少数民族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道教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过程意义分析法”:一种新的图腾研究方法
《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59-63,共5页王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01JAZJD730002)
中外学界在图腾研究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致使对图腾现象的研究始终处于众说纷纭、停滞不前的局面和境地。研究图腾现象,一方面要关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也要探究其蕴涵的实质意义,此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鉴于此,笔者尝试提出一种...
关键词:图腾 图腾研究方法 过程意义分析法 
作为一种生存制度的图腾外婚——兼论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图腾外婚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50-53,共4页王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阶段成果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上曾普遍存在图腾外婚。图腾外婚是原始人为了生存目的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行动模式、活动规则与生活习惯,是氏族社会集体表象的重要表现。从本质来说,图腾外婚是原始社会的生存制度或生存设置。
关键词:图腾外婚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 生存制度 
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的毕摩与苏尼被引量:14
《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4期223-231,共9页张泽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01JAZJD730002
彝族主要居住在中国西南的哀牢山、乌蒙山、大小凉山、无量山及金沙江流域。本文根据汉文史籍和彝文经书的文本资料,详细考察中国西南彝族宗教祭司毕摩、苏尼的源流,分析毕摩、苏尼在彝族社会中的功能和职责。认为彝族宗教是处于发展成...
关键词:彝族宗教 毕摩 苏尼 毕摩经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鬼主制度研究被引量:10
《思想战线》2012年第1期115-119,共5页张泽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阶段性成果(01JAZJD730002)
鬼主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祭司的称号,是西南少数民族宗教鬼神崇拜的产物。鬼主制度在西南乌蛮系统部落普遍推行,是原始宗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结果。历史上原始宗教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大小鬼主与唐宋王朝的...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 鬼主制度 原始宗教 罗氏鬼主 
宗教场域论:一种民族宗教研究的新范式——以彝族毕摩教为例被引量:6
《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109-114,共6页王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号:01JAZJD730002)
世俗化理论和宗教市场论构成了当代宗教社会学的两大理论范式,然而,学界却忽视了应有的另一重要研究范式———宗教场域论。实际上,布迪厄关于场域的理论观点对于宗教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结合彝族社会和毕摩教的实际,可以从关系...
关键词:宗教场域 布迪厄 关系 惯习 资本 毕摩教 
普米族宗教的文化自觉与和谐被引量:2
《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王进 熊永翔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
文章以普米族宗教文化为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各美其美"是宗教和谐的前提条件,"美人之美"是宗教和谐的源泉动力,"美美与共"是宗教和谐的运作逻辑,"和而不同"是宗教和谐的终极目标。实际上,宗教文化自觉的历程就是宗教和谐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费孝通 宗教文化自觉 宗教和谐 普米族 
瑶族宗教信仰中的盘王崇拜被引量:9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10-16,共7页张泽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重大研究项目(01JAZJD730002)
中国瑶族传承久远的"跳盘王",是瑶族社会怀念祖先盘瓠的仪式活动。研究侧重考察瑶族盘王崇拜的源流,分析瑶族跳盘王仪式的宗教功能,对瑶族宗教盘王崇拜的文化特质作出新的阐释。认为瑶族宗教的盘王崇拜具有多重涵义,它不仅通过长鼓舞踏...
关键词:瑶族 跳盘王 盘王崇拜 长鼓舞 
道教西王母信仰与昆仑山文化被引量:6
《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7,共7页张泽洪 熊永翔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
中国古代神话中西王母所居的昆仑山,是古代神话叙事中令人向望的神仙境界。论文对西王母崇拜在中国社会的影响、道教神仙系谱中女神西王母形象的建构、昆仑文化与西王母神话的内涵进行详细考察,认为西王母神话是昆仑山文化的要素之一,...
关键词:西王母 道教 神仙信仰 昆仑山 
毕摩文化再生产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133-137,共5页王进 廖玲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号:01JAZJD730002)的阶段性成果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在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从彝族社会实际和毕摩自身境遇来看,生存心态成为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基本动力,权力正当化体现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运作逻辑,而象征性实践则构成了毕摩文化再生产的本质意涵。
关键词:布迪厄 毕摩 文化再生产 生存心态 权力正当化 象征性实践 
布迪厄资本理论视域下的彝族毕摩被引量:5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20-24,共5页王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史研究"(项目编号:01JAZJD730002)阶段成果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资本理论在彝族毕摩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在彝族社会,毕摩具有自身独特的资本。毕摩的生存心态构成了毕摩资本的本质意涵,毕摩的传承和教育体现了毕摩资本的生成机制,而现实生活中的利益交换和竞争则反映...
关键词:彝族 毕摩 布迪厄 资本 毕摩资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